只是,實在費解,為何這片土地上的其他人竟如此輕易地就對那種奇特的說法深信不疑?又或許,他們其實內心明白,只是故意裝作一無所知罷了。
但無論背后隱藏著怎樣錯綜復雜的原因,這種奇特的信仰,曾經在馬特拉克和巴胡的人們中間廣泛地流傳著。
也正因如此,這些親密行為,在他們眼中僅僅被看作是與家人一同進行的娛樂活動,甚至還被認為有助于加強彼此之間本就熟悉的聯系。
在這里的過去,家庭的地位簡直至高無上,人們的一生幾乎都緊緊圍繞著家庭運轉。若是有人拒絕參與這類活動,便會被周圍的人視為冷漠、疏離之人。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這無疑是一種相當嚴重的指責。
大家世世代代都在同一個村莊里生活,這種緊密的社區關系,使得這些觀念和行為在當地扎下了深深的根。
鄰里之間彼此熟悉,家族之間相互交織,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仿佛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之下。
那些特殊的傳統和信仰,就如同無形的紐帶,將整個村莊的人緊緊聯系在一起。即便其中有些內容在外界看來實在難以理解,但對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說,它們早已如同空氣和水一般,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歲月悠悠流轉,這些觀念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持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最終成為了巴胡和馬特拉克獨特文化的一部分。
盡管其中一些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主流觀念的沖擊下逐漸隱藏于暗處,但它們的痕跡卻依舊深深地烙印在這片土地和人們的記憶之中。
而至于這樣的孩子出生時的繼承法……嗯,這里面有著兩個版本的裁決,一個較為古老,另一個相對新穎。
過去,第一種,,孩子將歸屬于生育母親的丈夫。那時的社會結構與現在大不相同,即便當時的男人不像如今這般,擁有經過正式儀式確立關系的妻子,但他們對于帶入家庭的女人,依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們會精心地從自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全方位地負責這些女人的衣食住行,細致入微地照料她們的生活。
依據裁決,哪怕男人離家多年,比如為了家族的榮耀奔赴戰場外出打仗,或是為了生計遠走他鄉奔波做生意。
當他們歷經漫長歲月,帶著滿身的疲憊與滄桑歸來后,卻驚異地發現,自已的女人已經生下了三個或四個孩子。
即便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這些孩子依然會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他的。
得出這個答案背后,有著一套獨特而又神秘的邏輯。正如前文所詳細闡述的,當時的人們深信,生命是神靈恩賜的珍貴禮物,是神靈賦予了孩子降臨世間的奇妙機會。
所以,其背后的原理便是,當男人不在家的日子里,他的“女人”出于對孩子的熱切渴望,懷著一顆虔誠之心向神靈苦苦懇求,于是慈悲的神靈便降臨,滿足了她的愿望。
至于孩子的外貌,若是長得一點也不像那個男人,反而與他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叔叔阿姨有幾分相似,這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本就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畢竟在那個大家庭觀念濃厚到極致的時代,大家都同屬一個家族,孩子長得像家族中的某位親戚,又能有什么問題呢……
這被視為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據說,這是因為家族中那個人的靈魂,在冥冥之中進入了孩子的體內,希望孩子長大后也能具備和他們一樣的特質。
如此一來,便出現了一些復雜得讓人頭疼的情況。如果讓女人懷孕的人是男人的父親,那么實際上,這個男人很可能撫養的是自已的侄子、侄女,甚至是兄弟。
至于若是兒子讓女人懷孕了,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嗯,還真找不到一個確切的詞匯來描述。
不得不說,這種古老的做法,表面上看似乎“萬無一失”且“強有力”,仿佛能夠穩穩地維持家族關系的某種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