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很多名字被隨意地堆砌在各處,完全不考慮讀者的感受。那些名字大多聽起來十分相似,稍不留神就會混淆,讓他常常對著某個人名琢磨半天,才恍惚記起這是哪個家族的人。
更讓人費解的是,很多貴族的行為在沒有額外背景介紹的情況下,顯得非常奇怪,不合常理。或許,那些行為的來龍去脈,只存在于另一本完全不同的、他未曾讀到的書中,使得這段歷史更像一團迷霧。
沒有人試圖以流暢的時間順序來梳理那場偉大的沖突,書頁上的事件時而跳躍,時而回溯,雜亂無章。亞歷山大讀著讀著,感覺自已在漆黑的水中游弋,四周一片茫然,看不清方向,也摸不透深淺。
所以,盡管他對那段歷史頗感興趣,渴望揭開其中的奧秘,但還是決定暫時擱置這個話題,心里默默承諾,等他的阿扎克好起來后,再回頭仔細研究。
因此,伊納亞夫人能把整件事總結得如此簡潔明了,條理清晰,對亞歷山大來說,確實幫了大忙,讓他不必再在那些晦澀的史料中苦苦掙扎。
這再一次讓他深刻體會到,她是一位多么博學的女性。那些繁雜的歷史在她口中成了一幅脈絡清晰的地圖,信手拈來,侃侃而談。她“皇家導師”的稱號,果然當之無愧,絕非浪得虛名。
此外,這段交流也讓亞歷山大猛然意識到,在復雜的阿哈德尼亞政治世界里,單憑邏輯并不能讓他游刃有余。因為這里的每個人,都有自已獨特的邏輯,而這些邏輯,都是由他們以往的人生經驗和家族背景塑造而成,如不同的模具澆鑄出的不同形狀的石頭,棱角各異。
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你確實需要一位向導、一位老師,在迷宮中點亮一盞燈,為你指引方向,幫你避開那些隱藏的陷阱。
亞歷山大對伊納亞夫人的這番免費指點和耐心講解十分感激,他坦誠地看著她,語氣誠懇地說:“我知道了。我從來沒想過這一點,女士。謝謝您。”
說完,他轉過身,目光投向一旁的西利瑪太后,若有所思地向她問道:“殿下,您建議我們現在做什么?”
“……”如果說在這場坦誠的交流中有一個失敗者,那無疑就是西利瑪。證據顯而易見——剛才她臉上還帶著容光煥發的神采,周身籠罩著一層光芒,可此刻,那光芒瞬間黯淡下去,臉色變得漆黑一片,有人突然關掉了燈,將她從光明推入了陰影也不過如此。
終于,面對亞歷山大的詢問,這位尊貴的太后緩緩握緊了拳頭,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她深吸一口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緩緩說道:“那是過去!現在不一樣了!我們處于戰爭之中。或許……”
太后的指尖深深掐進了絲絨椅墊,那道被她視為命脈的機遇,如掌心的暖玉,她怎么也舍不得松開。為了抓住它,她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派出了多少密探,才在迷霧中摸到它的輪廓。
如今,只差最后一步就能將它納入懷中,那距離近得能聞到它身上誘人的氣息,放棄?簡直像要剜掉她心口的一塊肉。她猛地轉頭看向伊納亞夫人,眼尾因急切而微微泛紅,瞳孔里跳動著兩簇執拗的火苗,那光芒堅定如暴雨中的礁石——她需要朋友的支持,哪怕只是一個眼神的默許。
“西利……不!別……別相信這個。這對你弊大于利。”伊納亞夫人的聲音被砂紙磨過般,帶著澀澀的痛感。拒絕的話剛出口,她就看見太后眼中的光黯淡了幾分,被風吹弱的燭火也不過如此。
她知道,此刻拒絕這個陷入絕望的朋友,無異于在她的傷口上撒鹽,可家族的家訓、歷史的教訓如警鐘在耳邊轟鳴,她只能咬緊后槽牙,將那句冰冷的“不行”從牙縫里擠出來,指尖在袖擺下死死蜷成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