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一邊嘆息,一邊思考贊贊獨立戰爭的種種問題。正郁悶之際,一位將軍匆匆趕來,將希特聯邦戰場的戰報遞給了他。
托勒密一看完奏折,便怒不可遏,將奏折撕碎,狠狠地訓斥將軍:“庫爾不戰而降?這是什么瘋話!?”
將軍恭敬地低下頭,試圖安撫憤怒的托勒密:“陛下,庫爾領地是改革思想的溫床。他們投奔亞歷山大的陣營,我一點也不驚訝。如果庫爾的情況如此,那么在帝國其他已經開始接受阿哈德尼亞宗教改革的地區,這或許也是一種潛在的現實。”
托勒密聽到這個評論,努力想保持尊嚴,最終卻沒能做到。他以憤怒的語氣猛烈抨擊將軍:“這些該死的異教徒!你們稱他們為改革派,這足以說明你們的忠誠所在!在我處死你們之前,趕緊從我眼前消失!”
將軍對托勒密的行為感到震驚,他完全沒想到,自已帶來的壞消息只是“雪上加霜”。盡管對遭受的虐待心存疑慮,他還是恭敬地鞠了一躬,回應道:“遵命,陛下……”
最后,托勒密孤身一人,怒火中燒,他的世界仿佛開始崩塌。事實是,由于帝國一半地區已陷入沖突,他還沒準備好與贊贊開戰。
提比亞斯人尚未集結全部軍隊,而五萬名贊贊軍隊已經圍攻維羅納。等提比亞斯人能夠集結軍隊抵抗時,提比亞斯帕克的一半地區很可能已被贊贊軍隊占領。
托勒密或許容易動怒,但他深知,如果在戰場上與贊贊軍隊交鋒,等待他和士兵的只有死亡。為此,他開始策劃一場陰謀,試圖減緩贊贊軍隊的推進,爭取時間組建足夠強大的軍隊,抵御贊贊對提比亞斯的入侵。
亞歷山大被營地中雷鳴般的炮火聲驚醒。太陽剛剛升起,炮火就轟然響徹維羅納城上空。
亞歷山大的軍隊有五萬人,其中三個旅專門負責炮兵,共計一萬兩千人,配備兩百一十門野戰炮。如果算上他的整個軍隊,總共擁有五個炮兵旅——其中兩個目前與阿德爾布蘭德及麾下其他部隊一起駐扎在希特聯邦。
亞歷山大全軍75000名士兵中,20000人專門負責炮兵,其余55000人由步兵和騎兵混合組成。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共有350門火炮,其中大部分是12磅加農炮。
亞歷山大目前部署的這210門加農炮,射速為每分鐘1發,每小時可以向一個地區發射12600發高爆炮彈。就這樣,維羅納城墻在居民們吃完早餐之前就被攻陷了。
北墻在地獄般的炮火中轟然倒塌。亞歷山大身披鍍金的黑色四分之三板甲,站在軍隊中間,把輕騎兵夾在腋下,對著聚集在戰場上的士兵們發表講話。
“贊贊人民!我們在提比亞斯有很多目標,這不僅僅是迫使托勒密承認贊贊的獨立!這場戰爭為我們提供了機會,讓我們的人民增進財富和繁榮。”
“在這座城市,以及提比亞斯帕克每一座類似的城市,都蘊藏著豐富的財富,很少有國家能像它一樣。這里有黃金,有白銀,我們將全部掠奪!現在,我的戰爭規則依然適用于你們每一個人。”
“然而,今天在維羅納,我請求你們,把這座城市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掠奪回來,帶回贊贊!我們要把這些金銀熔鑄成我們的貨幣,刺激已經開始停滯的經濟!”
“任何試圖阻止你行動的人,都將被視為對手,并應受到相應對待!愿拉穆與我們同在!”
亞歷山大熱情洋溢的演講剛結束,聚集在他周圍的五萬大軍便開始高呼戰吼:“拉穆與我們同在!”“拉穆與我們同在!”“拉穆與我們同在!”
說罷,亞歷山大將軍旗舉過頭頂,拔出長劍,率領眾人沖進了曾經是北城墻的廢墟之中。沖入戰場時,他注意到數千名守軍聚集在廢墟里,準備為保衛城市和居民獻出生命。
于是亞歷山大停下腳步,讓士兵們列隊。一支弓兵營隨即向人群開火。鉛彈順著射程射向守軍,如同刀切黃油般刺穿鐵甲,將盔甲變成血淋淋的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