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襲擊來得迅速而出乎意料。亞歷山大故意派了一位沒有騎馬的希特特工,向托勒密傳達贊贊獨立的消息。
趁著這名士兵抵達倫薩的時間,亞歷山大已經對克里斯和納亞發動先發制人的襲擊,并在提比亞斯邊境集結了一支軍隊。這些襲擊的后果,嚴重削弱了帝國的海上作戰能力。
納亞總督的狀況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與克里斯總督不同,他在向托勒密通報納亞損失時,仍然保持冷靜和鎮定。
“我們的處境也差不多。我們艦隊的八成沉沒在利古里亞海底,港口已不復存在,制造新艦船的能力也已癱瘓。我們甚至連修理殘存艦船的能力都沒有。陛下,我必須說,我們的裝備根本無法在海上對抗贊贊海軍。”
托勒密聽到這話皺起了眉頭,不停地敲著扶手,聲音在原本寂靜的王座廳里回蕩。他簡直不敢相信發生了這樣的襲擊,更何況,就在他與諸侯們交談時,贊贊人正圍攻維羅納。
最終,托勒密整理了一下思緒,問道:“我們還有多少艘船?”
納亞總督和克里斯總督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納亞總督回答:“不到三百,陛下……”
托勒密聞言嘆了口氣。如果真是這樣,整個帝國總共還有三四百艘戰艦可供作戰。他們在亞歷山大的偷襲中遭受的損失,簡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他接著問:“贊贊人有多少艘船可供使用?”
克里斯總督首先發言,對贊贊海軍力量進行了粗略評估:“海軍里大概七十五艘。不過,似乎還有六艘所謂的私掠船,襲擊他們能抓到的任何帝國商船。所以總數接近八十艘。問題是贊贊的船只更大,艦上火炮也多得多。我們不知道確切數字,但他們八十多艘船上應該有數千門火炮。”
托勒密聽到報告,緊緊抓住扶手,咬緊牙關,努力抑制內心的憤怒。最終平復情緒后,他詢問起剩余艦隊的火力情況:“請問,我們的船上有多少門大炮?”
克里斯和納亞總督面面相覷,眼中充滿恐懼,兩人都不敢回答。最終,納亞總督鼓起勇氣,向焦躁不安的托勒密透露了真相:“總共不到1500門。贊贊人的艦船數量或許比我們少,但他們的火力和速度遠超我們。與他們正面交鋒無異于自殺。”
這并非托勒密想聽到的消息,可現實卻讓他不得不面對。他重重嘆息一聲,雙手捂臉,苦苦思索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機。
“我們攻擊他們船只的幾率有多大?如果我們能以牙還牙,重創他們的經濟,肯定能夠扭轉戰局?”
面對這個問題,克里斯總督態度非常不冷靜,立即反對這一想法的可行性:“不可能!贊贊商船的速度驚人,幾乎是我們船只的三倍。我們沒有任何可行的方法可以有效追擊他們。”
托勒密聽到這話,開始咬牙切齒,似乎已別無選擇。但他斷然拒絕放棄與贊贊的海戰,于是向在場的兩位海軍專家征求建議:“那么請告訴我,您建議我們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我們剩余的海軍力量?”
納亞總督立即提出了他認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我們應該用剩下的海軍艦艇來護航商船。有這么多軍艦保護貿易船隊,贊贊海盜們在攻擊前就得三思了。”
克里斯總督聽后點頭,表示支持這個計劃:“如果我們無法保護商人,經濟就會崩潰,我們將無法維持對贊贊的戰爭。我支持納亞同行的行動計劃。”
這恐怕是兩人第一次達成一致,托勒密心中頗為意外。他重重嘆了口氣,做出決定:“那我們就按你說的做。我倒要看看,在海軍護航商船隊時,這些私掠船的膽子有多大!”
話音落下,兩位總督堅定地點了點頭,立即下令其余戰艦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商船隊。托勒密遣散了兩位帕夏,讓他們做好相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