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轎子落地,下了轎子之后,外面的景象讓她微微一愣。
只見不遠處是一處開闊的祭祀場地,平日里這里莊嚴肅穆,今日更是人山人海。
百姓們身著素衣,面容虔誠,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此處。
百官們身著朝服,頭戴官帽,分站兩旁,個個神色凝重。
晴善的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心中滿是茫然,正欲開口詢問嬤嬤,卻見父皇身著龍袍,頭戴冕旒,邁著步伐從人群后方緩緩走來。
父皇身后的侍衛,赫然拿著一條早已沒了生氣的錦鯉。
那錦鯉鱗片黯淡無光,魚鰓處血跡干涸,模樣頗為凄慘。
南詔王站定在高臺之上,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如鐘,響徹整個祭祀場地。
“諸位子民、眾愛卿,今日朕要向大家揭示一個隱瞞多年的真相。”
說罷,南詔王身后的侍衛上前,舉起手中的死錦鯉。
南詔王高聲,“這,便是朕一直疼愛的女兒黛山!多年來,朕被這妖物蒙騙,錯將其當作親生骨肉,以致我南詔災禍連連。”
一時間,臺下的百姓和百官仿若炸開了鍋,驚呼聲、議論聲此起彼伏。
“陛下莫不是在開玩笑吧,那條死錦鯉怎么可能是苗疆公主。”
“可陛下興師動眾將我們召來,定然不會戲耍我們,恐怕這其中有何緣由。”
此時,南詔王微微低頭,臉上滿是懊悔與自責,繼續說道:“朕深知自己罪孽深重,錯信妖邪,致我南詔生靈涂炭。今日,朕在此向大家認錯,望諸子民、眾愛卿能給朕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說完,他轉身看向晴善,眼神中透著幾分復雜,高聲喊道:“晴善,你過來。”
晴善微微一怔,腳步下意識地向前挪動,她心中多少有些驚訝,沒想到父皇會在此時此地喚她。
待走到近前,南詔王伸手將她拉至身旁,面向眾人,大聲宣告。
“從今往后,朕只有這一個女兒!朕定會悉心呵護,彌補往昔過錯。”
晴善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表面上,她神色淡定,可內心里,她卻思緒萬千。
她明白,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都是恩人在背后默默助力的結果。
這些年,在父皇和母后那里遭受的冷眼、打罵與不公,早已讓她對所謂的親情絕望透頂。
回王宮之后,她曾經無數次在黑夜里暗自哭泣,渴望得到一絲溫暖,卻屢屢受挫。
如今,即便父皇做出這般姿態,她也清楚,這或許只是迫于形勢,而非真心。
在她心中,唯一值得感激,唯一真心在意的,只有那位恩人。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位老臣上前一步,顫顫巍巍地拱手問道:“陛下,此事事關重大,可有確鑿證據?這妖物之說,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南詔王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恢復了懊悔的神情,他高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