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銃最大的缺陷就是一發而畢,裝彈費時,所以只有采用疊擊法,敵近百步才可施放,放畢,鳥銃手退后,刀槍箭手上前作戰。有的鳥銃手還兼習刀槍法,以鳥銃為長兵,刀槍為短兵。
嚴世蕃看著這鳥銃,對朱載坖說道:“殿下以為,鳥銃是軍國利器?”
朱載坖點點頭說道:“鳥銃實系致勝之要也。”大明現在對于火器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是朝廷的重點在火炮上,軍器局主要就是生產佛郎機大量裝備官軍,鳥銃并沒有得到重視。
嚴世蕃作為工部侍郎,在生產武器上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所以朱載坖想通過嚴世蕃影響軍器局。
大明朝廷在中央一共有三個部門負責生產武器裝備,凡軍器,專設軍器局;軍裝,設針工局;馬具,設鞍韉局,這三個機構都在工部虞衡清吏司的管轄下,正是嚴世蕃能夠說得上話的地方。
沒想到嚴世蕃卻說道:“殿下,這事你可找錯人了。黃公公比下官得力多了。”
朱載坖有些不解,他當然知道內廷也有兵仗局,但是這種事情,朱載坖不愿找黃錦,找嚴世蕃更加方便一點。
嚴世蕃向朱載坖解釋了此事,工部軍器局在成立之初其實是不從事火器生產的,其主要從事弓、槍、刀、頭盎、甲等其它冷兵器的生產,共有20種具體名目,直到正統十年,隨著火器禁令的松弛,軍器局除了仍舊負責生產前述的冷兵器外,每年還開始生產火器。
而和軍器局不同,兵仗局在成立之初就承擔成造、修理擺朝、上直官軍圍子手、錦衣衛官旗將軍、及都知監帶刀長隨、兌領盔甲軍器,種類、數量比軍器局要更為龐大,從一開始起也是一個從事火器生產的機構,生產的具體火器類型共有27種之多。
軍器局和兵仗局作為全國最重要的軍器生產機構,其產品的質量也是過硬的,兩者生產的軍器時常作為地方軍器生產的標準,但就兩者比較而言,兵仗局的生產技術應該還要高于軍器局,因為其生產的軍器作為軍器局的生產標準。而且兵仗局的工匠專門生產火器已經有百年之久,經驗更加豐富,所以嚴世蕃建議朱載坖先將此物由兵仗局仿制為好。
嚴世蕃畢竟是專業人士,朱載坖當然要聽從他的建議,之前南京軍器局仿造鳥銃,每支造價三兩五錢,朱載坖便問嚴世蕃這個造價是否合理。
嚴世蕃聞言大笑說道:“殿下,此物若是超過二兩二錢,下官當即掛冠而去!”
嚴世蕃隨即向朱載坖分析了一下,這鳥銃就這么多零件,一應精鐵、木材等,最多五錢五分銀子,所值錢的,乃是工價,按一月半成一支算,不過一兩五錢銀子,加起來最多也就二兩五分銀子,多余的錢,去了哪里,自不待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