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六年是個有些忙碌的年份,首先是嘉靖的次女嘉善公主要出嫁了。
嘉靖為嘉善公主選的駙馬是保定府定興縣的生員許從誠,他倒是不怎么出名,但是嘉善公主的孫子可是大名鼎鼎。嘉善公主的孫子就是魏忠賢的五彪之一,錦衣衛指揮僉事許顯純。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后話了,過完年沒有幾日,宮內就發生了火災,而且還非常之嚴重的火災。自奉天殿延燒華蓋謹身二殿,文武二樓,左順右順午門及午門外左右廊盡毀,至次日辰刻始熄。
嘉靖雖然不在宮內,但是也被嚇到了,群臣第二天勸慰嘉靖時,嘉靖下旨道:上天垂愛,朕戰懼若涉大淵,莫知所措,與前大異。何以飾辭然!子職最親不可不祗承仁示,卿等奉慰具悉忠切,罪在朕躬,安可他諉?惟感眷禹順耳!
內閣首輔嚴嵩隨即領銜上疏:遇災修省,貴以實不以文。愿陛下奏上帝以謝譴示;告宗廟以慰神靈。下寬恤之詔以安人心,嚴欺怠之罰以飭吏治;固疆圉之防以奠內服,陳時政得失以廣聽納。此修省之實務也!
嚴嵩說了不少,但是嘉靖顯然沒有全部都聽取的計劃,對于嚴嵩上疏所言的建議,嘉靖就聽取了一點,就是擇日遣官奏告郊廟社稷及祭祀神祗,至于其他的,嘉靖還沒有來的及,嘉靖正在令工部尚書吳鵬核算重修三大殿需要多少銀子。
同時嘉靖下令,裕王朱載坖、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延德、英國公張溶領銜代祭。
朱載坖又得被拉去吃老米飯,先齋戒三天,朱載坖的內心是有些崩潰的。
待朱載坖和三位國公舉行完儀式,朝廷里已經為重修三大殿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沒錢。去歲連番大戰,南倭北虜早就把太倉用的干干凈凈了,現在拿什么給嘉靖重修三大殿。
嚴嵩雖然也想干這個事情,但是太倉沒銀子,方鈍也已經因為此事和內閣閣臣們商量過多次了,方鈍的意思很明確,大不了不干這個戶部尚書,太倉確實是沒錢。
嚴嵩無奈,只得上疏嘉靖,稱:臣等查得永樂十九年三殿災至正統間方議修復,存天戒也!然其時奉天門在即,以為正朝,四夷有所瞻仰。今次事有不同,所當速議修復。但工程重大,殿與門或以次興工。伏望諭下工部會計財力何如,將一應事宜備細開具,上請圣明裁定然后降敕興工。
嚴嵩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就是眼下全面修復財力實在是不允許,先把門面功夫做好就行,反正嘉靖又不住紫禁城,待財力許可,再修復三大殿。
但是嘉靖顯然不是這么想的,嘉靖下詔內內閣:卿等謂永樂時殿災至正統方議復,此祖宗圣敬天戒者。且殿十八年成,次年即災。俗謂其復檐似天宮耳!又彼時尚有門代,今滿區一空禁地可乎?朕降諭禮工二部曰殿廷無不復之理,當仰承仁愛,毋賣直為忠,扭時作敬方可!不然恐患難圖也!
嘉靖的話可謂是誅心之言了,尤其是最后一句,不然恐患難圖也!已經是明著警告閣臣們了,面對嘉靖的警告,嚴嵩等內閣閣臣不敢怠慢,連忙召集戶部尚書方鈍、禮部左侍郎署部事袁煒、工部尚書吳鵬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