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群臣商議之后,上奏嘉靖稱:正朝重地亟宜修復,但事體重大,工費浩繁。經營須有次第,容臣等會同司禮監、內官監、府部、錦衣衛諸臣酌議奏請。
算是部分答應了嘉靖的請求,至少立刻開始修復工程了。
不過嘉靖還是下旨稱:茲先作朝門并午樓為是殿堂。即隨次為之。一應事宜仍會官議處允當奏聞!
嘉靖當然也知道現在確實是國庫空虛,但是他不能容忍朝臣對他的違逆,在嘉靖看來,國庫空虛是國庫空虛的事情,國庫空虛你們當臣子的就該想辦法,而不是委屈我這個君父,要是然要你們這些臣子干什么?
所以嘉靖不但給諸位重臣們下達了死命令,要求重修三大殿,同時派人傳諭朱載坖,詢問在天津的工場能夠鑄錢多少,嘉靖顯然是已經打起了朱載坖鑄錢的主意,其實朱載坖知道,嘉靖內承運庫是有錢的,但是嘉靖肯定不會把自己內承運庫的銀子這么輕易的掏出來。
朱載坖上疏嘉靖,按照現在的進度,一年三十萬貫可得,其實朱載坖知道,天津若是加班加點,五十萬貫是可以鑄造的,如果擴大規模,就是百萬貫也可能,主要是缺乏銅料,朱載坖要將銅料留存用以鑄炮用。
嘉靖很快就給朱載坖下旨,首先要求朱載坖將天津鑄幣數提高到六十萬貫,其次就是令朱載坖督修三大殿。
這下搞得朱載坖很被動了,朱載坖何嘗不知道,整修三大殿,主要就是缺銀子啊。朱載坖領旨后,首先到工部,和工部尚書吳鵬商量此事。
朱載坖問道:“大司空,這重建三大殿,除了缺銀之外,還有什么難處?”
吳鵬說道:“殿下,最大的難處就是營建大殿所需的木料了。”修造大殿,所需要的木料才是最關鍵的,這些木料要從湖廣、西南甚至兩廣運到京師來,耗資不菲,沒有木料,也無法興工啊。
吳鵬說道:“殿下,臣已請遣官查神木山西二廠,通州漷縣至儀征龍江關蕪湖等處遺留大木,將其解京興造。”
朱載坖點點頭,趙文華搞這些事情還算熟練。朱載坖問道:“大工所缺銀兩,大司空可有成算?”
現在國庫空空如也,指望嘉靖開內承運庫也不太現實,嘉靖就算能夠接濟一些,恐怕也是很有限的,大頭還得朱載坖和群臣們想辦法。
吳鵬已經上疏嘉靖,請求督催州縣欠工部的工料銀了,嘉靖也準允了,遣御史唐自化、林騰蛟、鐘沂、裴天祐催督諸處逋欠工部原派料銀以修復殿堂朝門大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