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現在和黔國公府的關系如此微妙,朱載坖提出要開發云南的銅礦,當即被嘉靖所否決,現在嘉靖現在對于黔國公沐朝弼是極為不滿的。只是現在嘉靖確實是鞭長莫及,來不及收拾他罷了。
而且這個沐朝弼也不是東西,在云南驕橫不法,和云南當地的撫按官員關系極差,云南的巡撫、巡按多次彈劾他,但是嘉靖都予以優容。但是這個沐朝弼仗著自己天高皇帝遠,直接把嘉靖的客氣當福氣了。
而沐朝弼的嫡母李氏的態度也令嘉靖極為不滿,最初是她上疏朝廷,揭發沐朝弼的爛事的,但是等到沐朝輔的兩個兒子都去世了之后,李氏有向朝廷上疏請求將黔國公的爵位由沐朝弼襲爵,這就令朝廷極為被動了。
李氏的態度就很值得思考了,她先是保護他的孫子,卻又在沐鞏亡故之后,替沐朝弼請求襲爵,看似矛盾,其實始終如一。一旦沐朝弼事發,勢必喪失繼承權,那么實際上,沐紹勛這一支就已經斷絕,新任黔國公必定會從沐氏其他親族中尋找,那么,以后的黔國公府,還能有她的好嗎。
嘉靖三十二年,朝廷派人去核實兩任黔國公的死亡,但并沒有什么新的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李氏上書替沐朝弼請求。朝廷也就順水推舟的答應了這一請求。
其實沐朝弼很清楚朝廷的想法,朝廷要的是云南穩定和不能公開挑戰朝廷權威,在這種態度之下,朝廷先是保護沐鞏,但在既成事實面前,也不得不接受由沐朝弼接任黔國公的事實。
但是此事對于嘉靖來說,無疑是極為屈辱的,嘉靖認為朱載坖可能是不太清楚朝廷和沐朝弼的這些爛事,所以專門派黃錦去給朱載坖解釋此事。
黃錦到了裕王府,向朱載坖解釋朝廷和沐朝弼現在的微妙關系。
朱載坖聽了之后說道:“黃公公,你說的這些,孤都已經知道了。”
黃錦說道:“殿下既然知道,就應該知曉陛下是不愿意和沐朝弼有什么話的。”
黃錦說的很委婉,但是意思是很明確的,嘉靖當時是為了云南的穩定,不得已接受了沐朝弼襲爵的方案,但是嘉靖內心對于沐朝弼是幾位憤恨的,只是考慮到黔國公對于云南穩定的重要性,不得已答應了此事。
朱載坖顯然不這么看,黔國公雖然看起來像大明唯一真正意義上有領地、有治權、權利世襲的貴族,事實上也是這樣的貴族,但大明畢竟不是魏晉,黔國公更多的還是要依靠朝廷的。
朱載坖說道:“黔國公畢竟是國朝勛臣,既有罪過就應該交三法司會審此事,豈可任由彼輩襲爵?”
黃錦說道:“殿下,黔國公畢竟世鎮云南,一旦有問題,邊關不穩,恐生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