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最近事情不多,更多的是陪著李妃,隨著李妃逐漸顯懷,李妃現在也越發緊張,這是朱載坖的第一個孩子,他當然希望是兒子,這樣就是朱載坖的嫡長子了,嫡長子在大明可是極為穩固的,只要是嫡長子,那么他未來的地位就不用多說了。
所以李妃一直希望自己能夠生一個兒子,不過朱載坖倒是無所謂,因為對于他來說,擔心的是整出一個朱翊鈞來就很尷尬了,自己還沒想好怎么教育自己的兒子。
李時珍最近為李妃開了不少的藥,嘉靖也遣太醫院的太醫來為李妃診視。嘉靖對于朱載坖的這個孩子還是十分重視的,不僅安排了太醫,還令黃錦從宮內挑選可靠的宮人、仆役等送到裕王府上來伺候,廠衛也加強了裕王府的安保。陸炳親自挑選了可靠的校尉護衛。
不過最近嘉靖被一件事情難住了,恭誠伯陶仲文多次請求告老。陶仲文因病乞請還山,獻還歷年嘉靖所賜予的莽玉、金寶、法冠及白金萬兩。嘉靖不愿意讓陶仲文走,但是陶仲文言辭懇切,而且他現在已經八十一歲高齡了,嘉靖也有些于心不忍。
嘉靖為此非常苦惱,召見了嚴嵩討論此事,嘉靖說道:“惟中,你去見見恭誠伯,看看到底怎么樣了。”
嚴嵩領旨后來到陶仲文府上,看望陶仲文,陶仲文精神矍鑠,沒有一絲病態,嚴嵩有些好奇的說道:“陶師,這就有些欺君啊!”
陶仲文稱病請歸,但是眼下毫無病態,難怪嚴嵩這樣說,陶仲文笑著搖搖頭說道:“嚴閣老說笑了,貧道垂垂老矣,如風燭殘年,實在是不堪驅使。”
嚴嵩感嘆著說道:“陶師說自己風燭殘年,老夫才是風燭殘年啊!”
面對嚴嵩的感慨,陶仲文只是說道:“嚴閣老和貧道不一樣的,嚴閣老乃是陛下的左膀右臂,須臾離不得的!”
嚴嵩只是笑笑說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聽嚴嵩這么說,陶仲文并沒有說話,他們其實都很清楚,什么長生,都不過是虛妄之言,人活一世,總有死亡的時候,漫說陶仲文不行,他的這些師傅們,嘉靖之前所崇信的邵元節,不也是都死了,嘉靖雖然篤信長生,但是內心真的有幾分相信,那只有天知道了。
陶仲文確實是十分善于養生,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時日無多,他對于嘉靖是極為了解的,一旦陶仲文死了,嘉靖未必不會跟他的后代算賬,再怎么說給陶仲文定個欺君之罪也是可以的。所以陶仲文提前將嘉靖所賜予的一切東西都歸還,并且獻上白銀萬兩,就是祈求嘉靖放過自己。
但是嘉靖顯然現在還不想放過陶仲文,畢竟陶仲文養生有術,在嘉靖看來,還是有長壽的秘訣的。嘉靖所以派嚴嵩親自來看望陶仲文。
嚴嵩和陶仲文相視一笑,他們都是老狐貍了,當然明白對方的想法。嚴嵩看著陶仲文,問道:“心意已決?”
陶仲文長嘆一聲說道:“此生能生歸故里,余愿足矣!”
嚴嵩沉思半晌之后,才說道:“那陶師,山高水長,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