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這時候也說道:“陛下,大軍出塞,所費錢糧從何措手?今歲的漕糧還未到,九邊的軍儲也不充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才是兵法正道。”
英國公張溶當即說道:“嚴閣老,大明的國威,天子的威嚴,豈是區區錢糧能夠計算的?”
作為勛臣領班,武將翹楚,英國公必須要站出來為馬芳站臺,成國公、定國公等人也都支持張溶的意見。
徐階這時候出來說道:“各位,兵法言未慮勝,先慮敗,一旦馬芳不成,此事如何辦?到那個時候,大明的國威,天子的威嚴,又置之于何地呢?”
這下把幾位勛臣給說的啞口無言了,和內閣玩嘴皮子,勛臣們加在一起都不夠格。嘉靖自己也很糾結此事,一旦成功,至少可以極大的提振大明的士氣,還有嘉靖的形象,嘉靖還是希望日后再青史留個好名聲的。但是現在財政的拮據也確實是擺在面上的事情,遠出塞外,風險極大,即便是馬芳的國朝宿將,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成功。
所以嘉靖讓一眾臣子回去后,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嘉靖將馬芳的奏疏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但是仍然無法下定決心,黃錦上前來問道:“陛下,要不然問問裕王殿下?”
嘉靖將馬芳的奏疏給黃錦,這才說道:“你去問問他。”
黃錦帶著馬芳的奏疏,趕緊到朱載坖府上,直接到了書房,將馬芳的奏疏給朱載坖,詢問他的看法,對于馬芳想要出塞作戰的想法,朱載坖一點也不奇怪,一來是馬芳確實干過這事情,二來就是馬芳擅用騎兵,而騎兵師進攻兵種,即便是在戰略防御中,騎兵也是擔負的戰術支援的作用,作為進攻性極強的騎兵統帥,馬芳怎么會甘心于坐守邊墻呢?
俺答的十萬騎都不能把馬芳怎么,就憑黃臺吉的數萬騎,能有什么作為?所以朱載坖覺得應該堅決的支持馬芳,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朱載坖覺得都不難解決。
遠出塞外,肯定都是騎兵,也不會是大軍出動,應該就是馬芳所部的六千騎,供應六千騎的軍糧馬料,無論是太倉還是漕糧,還是能夠支應的。
至于道路問題,朱載坖認為就更不必擔心,別人可能會有迷路的風險,但是馬芳肯定不會。馬芳八歲被擄走,流落蒙古草原,淪為一個替人放牧的騎奴,此后十余年,一直在草原生活,對于板升的熟悉,恐怕就是蒙古人中也沒有多少人能夠超過他,馬芳對于道路的熟悉,根本不用擔心。
朱載坖說道:“大明舉數鎮之力,不能遠出搗穴乎?寇可往,我亦可往!何慮其他?”
黃錦將朱載坖的話轉奏嘉靖之后,嘉靖向馬芳下達了密旨,令他詳細陳述方略,并且賜給馬芳銀章,給予馬芳給嘉靖上密疏的權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