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說道:“若是要陛下現在就立儲,確非易事,但是若是另辟蹊徑,未為不可也。子實就在禮部,應當知道一二。”
李春芳當然知道嚴嵩說的是什么,現在其實嘉靖和臣子拉鋸的要點就是這次獻俘,嘉靖肯定是不會親自出席這種禮儀活動的,但是群臣們認為,這種高規格的禮儀活動,必須由皇帝親自主持,如果皇帝不出席,也得是儲君代天獻俘,普通親王是斷然沒有這個資格的。
所以群臣們認為,嘉靖要向朱載坖代天獻俘,就應該先冊立太子,由太子以儲君身份,代天獻俘,才算說得過去。而嘉靖顯然只想白嫖,讓朱載坖去當工具人干活可以,但是讓嘉靖冊立太子,門都沒有。
李春芳這才問道:“敢問首揆有何高見?”
嚴嵩笑著問道:“子實、肅卿熟知國朝典故,歷來獻俘,可有主上不去的?”
這個還真有,正德十五年,武宗擒寧王朱宸濠回京,準備行獻俘禮。但是這次獻俘終因武宗身體欠佳,沒有親自告廟,而是由病重的武宗遣定國公徐光祚、駙馬都尉蔡震、武定侯郭勛等代替自己祭告天地、太廟和社稷。
除此之外,之前太祖、成祖時的獻俘,都是當朝皇帝親自告廟獻俘的。李春芳當即明白了嚴嵩的意思,獻俘的只能是皇帝,而非太子,即便是太子,也沒有代替皇帝去獻俘的權利,而且從大明的舊制來說,除非主上不豫,就必須是皇帝親臨。
就如武宗這次,本來武宗是決心親自獻俘的,但是由于身體欠佳,所以改由勛臣和親臣祭告宗廟社稷,那就不能稱之為獻俘了。而這恰恰就是嘉靖和臣子們的矛盾,嘉靖既不想親自獻俘,又要達成獻俘儀式,在史書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武功,這就非常難辦了。
李春芳試探的問道:“閣老是說?”
嚴嵩趕緊截住李春芳的話頭,說道:“后面的事情,老夫來做即可,子實只需要禮部據實奏聞即可。”
李春芳說道:“那下官代殿下謝過閣老了!”
嚴嵩擺擺手,對李春芳和高拱說道:“你們二位都是未來的閣老,老夫別無所求,日后老夫身敗名裂之時,還望二位高抬貴手才是!”
李春芳和高拱連道不敢,嚴嵩只是笑笑,親自送兩位出了嚴府。
出了嚴府的李春芳和高拱,也在思考著嚴嵩的話。但是嘉靖要求禮部擬定獻俘儀式的相關儀注的圣諭一再下達,不僅是署部事的吳山,連李春芳也感到壓力山大。吳山就此事也找到李春芳商量,畢竟此事也與裕王有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