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有些無奈的說道:“徐階還是不如惟中妥帖。況且現在內閣乏人,恐怕還需要增補閣臣啊。”
嚴嵩笑著說道:“嚴訥、李春芳、郭樸皆是一時之選。”
嘉靖看了一眼說道:“李春芳?他已經三歲三遷,現在又要入閣,拔擢過速,不是好事啊。”
嚴嵩說道:“但要得人,何在科名也?”
嘉靖不由的笑罵道:“惟中,既然要走,還是要為朕謀劃了,他不用惟中操心了。”
嚴嵩當然知道嘉靖說的是什么,嚴嵩本想再賣個人情給朱載坖,推薦李春芳入閣,但是嘉靖顯然已經知道嚴嵩的打算了,見嘉靖不允,嚴嵩也只是笑笑,向嘉靖分析起嚴訥和郭樸兩人的優劣了。
嚴訥也是嘉靖的信臣,若是嚴訥入閣的話,由于他是蘇州府常熟人,肯定是天然親近于徐階的,有利于徐階掌握朝局,但是這樣一來,嚴嵩擔心內閣處理政務的能力不行,嚴訥和袁煒都沒有什么處理政務的經驗,他們都是直接從翰林院官升入禮部再入閣的,對于六部的運作還是不甚了解,徐階的權力就極大。
而郭樸性格方正,履歷豐富,處理政務的能力肯定是足夠的。但是郭樸性格過于剛直,恐怕不是徐階的對手,郭樸入閣的話,嘉靖就需要多看著內閣一點了。
嘉靖問道:“還有其他人嗎?”
嚴嵩說道:“太常卿高儀,為人恭謹,也是可用之人。”
嘉靖問道:“惟中不是挺欣賞高拱、張居正的嗎,為何不推薦他們兩人。”
嚴嵩說道:“還請陛下多為大明惜才!”
在嚴嵩心中,高拱、張居正才是能夠有所作為的人,故而嚴嵩一直對他們照顧有加,不讓他們參與進政治斗爭中,免得他們因此被波及,按嚴嵩和徐階的關系,收拾張居正簡直太正常不過了,不用做其他的,就將其調出翰林院,就可以極大的打擊他的仕途,但是嚴嵩從沒有這么做過。
甚至對他們兩人加以保護,提拔他們到翰林院的清貴官職上養望待用,嚴嵩對他們兩人極為看重,認為他們兩人是未來能夠有大作為的,但是現在朝局紛亂,他們最好還是待在翰林院這個清貴安靜之所,等待機會。
嘉靖聞言只是笑笑,說道:“罷了,不說這些事了,你我泛舟,惟中也再看看這太液池吧!”
嘉靖和嚴嵩泛舟太液池上,嘉靖突然記起嚴嵩當年初次泛舟太液池所做的詩來,輕聲吟誦道:蘭舟演漾水云空,花葉田田島嶼風。棹入瓊波最深處,玉樓金殿影西東。
嚴嵩笑著說道:“陛下還記得老臣的拙作,實在是令人慚愧。”
嘉靖笑著說道:“你嚴惟中的詩是拙作的話,當今恐怕就沒有好詩了,只是不知道惟中想要青史上怎么評價啊。”
嚴嵩只是說道:“平生報國惟忠赤,身死從人說是非。”
嘉靖笑著說道:“惟中現在倒是豁達了,只是到時候,朕得給你一個文忠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