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懷揣奏疏請求朱載坖召見,得知徐階求見,朱載坖當即在文華殿召見徐階,君臣兩人都知道,所為何事。
朱載坖問道:“徐閣老是有何事?”
徐階將禮部的奏疏拿出來,問道:“陛下對嚴閣老身后恤典不滿,臣有二三言以上。”
朱載坖看了徐階一眼,說道:“愿聞徐閣老高見。”
徐階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不能夠給嚴嵩過高的謚號,因為嘉靖年間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嚴嵩來背鍋,如果給嚴嵩一個不錯的謚號,那么嘉靖朝的一些爛事誰來承擔責任?難道是先帝嗎?所以為了保全嘉靖的名聲,應該給嚴嵩一個相對比較低的謚號。
徐階認為,禮部所擬的文僖就不錯,如果朱載坖覺得文僖不行的話,也可以商量商量,但是不能太過。
朱載坖問道:“朕嘗聞憲宗朝有紙糊三閣老之稱,不知萬安、劉吉可有謚號啊?”
徐階趕緊說道:“回陛下,萬安謚文康,劉吉謚文穆。”
朱載坖于是反問道:“嚴閣老尚不如萬安、劉吉乎?”
朱載坖的意思也很明確了,嚴嵩的謚號再怎么也得是個文康,或者文穆才行,文康只比文僖稍微好那么一點,動而無妄曰康;溫柔好善曰康;思善無逸曰康;溫良好學曰康;視履安和曰康。
而文穆已經可以算得上美謚了,所謂穆,經緯天地、道德博聞、學勤好問、慈惠愛民、憫民惠禮、賜民爵位、布德執義、中情見貌為穆,是僅次于文靖的謚號。
徐階說道:“以嚴閣老之博學長壽,謚為文康,較為適合。”
朱載坖于是同意了徐階的建議,為嚴嵩擬定謚號為文康,嚴嵩的去世打亂了朱載坖的下一步打算,他原本準備等局勢稍微穩定下來,就準備起復嚴世蕃的,但是現在由于嚴嵩的去世,嚴世蕃得守制了。一時半會是起復不了了。
但是沒消停幾天,朝廷就又開始撕逼大戰了,這次還是因為胡應嘉這幾條瘋狗,左都御史張永明上疏請求致仕,他的理由是:文選郎中胡汝桂、都給事中胡應嘉等鼓煽黨羽,擅論朝政,自己作為左都御史,無力制止,有虧職守,故而請求致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