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博也是北方人,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他也不敢輕易得罪徐階,畢竟在現在的朝廷,南方官員勢大已經是很長久的事情了,畢竟在科舉上,東南確實是占有優勢的,更何況楊博還有自己的打算呢。
高拱等人也陳述了自己的意見,高拱主要是認為馬森之前沒有從事過與財賦有關的工作,南京戶部的壓力和戶部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今歲的財政形勢如此嚴峻,如果不找一個作風強悍的戶部尚書,嚴督地方,催征稅糧的話,恐怕朝廷的日子不好過。
朱載坖對此事也確實是很擔心,催征是個很要命的問題,但是戶部并不是沒有嚴督地方,收效甚微罷了,在馬森和劉體乾的問題上,朱載坖決定暫時支持徐階,一來是現在朱載坖需要徐階來完成過渡,不能使得朝廷過于動蕩,不要過分刺激東南士紳集團,同時朱載坖在戶部尚書的事情上對徐階妥協了,其他的事情上朱載坖就要有所說活才行。
于是朱載坖拍板,馬森任戶部尚書,劉體乾接任南京戶部尚書兼總督糧儲,督理浙直糧餉,將大明最重要的催征任務交給了劉體乾,也算是朱載坖對他的考驗,一旦劉體乾在這個位置上作出成績,立馬就可以得到提升。
對于這個決定,徐階和高拱都算滿意,徐階維護了自己的首輔權威,而高拱舉薦了劉體乾也正式邁入部堂大員的行列,只要有機會,去掉南京是很簡單的事情。
這個時候,楊博說道:“陛下,劉體乾升任南京戶部尚書,所空缺的戶部左侍郎,應當由何人遞補?”
朱載坖當然知道楊博在想什么,隨即說道:“天官覺得,現任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王國光如何?”
楊博趕緊說道:“王國光是臣的鄉黨,臣不當言。”
朱載坖笑著說道:“朕不是問王國光的鄉黨楊博,而是問朕的吏部天官,王國光何等樣人?”
楊博說道:“陛下,以臣愚見,王國光精于財賦,善于計算,使之居戶部,正得其才也!”
朱載坖于是說道:“既如此,就升王國光戶部左侍郎,仍兼總督倉場,先讓他把倉場理順,再到部上任。”
楊博趕緊領命,對于京通倉,朱載坖一向是十分重視的,京通倉關系了京營和薊鎮、遼東、宣府等處官軍的軍糧,關乎這九邊寧定,之前嚴世蕃督察倉場,就已經發現了許多問題,但是當時來不及解決,現在朱載坖上位,當然要狠狠的整頓京通倉,王國光被楊博所推崇,那就拿倉場試試王國光的本事。
朱載坖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隆慶元年的京察才算是告一段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