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光的話音未落,陸繹的聲音就傳來了,陸繹笑著說道:“北鎮撫司就不必去了,本官已經來了。”
陸繹和馮保到了之后,與王國光等人見了禮后,陸繹首先傳達了朱載坖的口諭,當聽到朱載坖所說的刑死無過的時候,王國光等人心頭都是一顫,朱載坖這次是真的動怒了。
陸繹可不是王國光這樣的文人,一上來就將整個薊鎮管糧郎中衣校尉如狼似虎,將一眾犯官們押來。
陸繹笑著對他們說道:“圣人有言,不教而誅謂之虐,本指揮也不能不教而誅,你們現在從實招來,至少可以免去皮肉之苦,若是還不知好歹,錦衣衛的刑具你們可以挨個嘗試一下,本官審過白蓮妖人、倭寇、蒙古細作,還不知道你們和他們比起來誰的骨頭更硬。”
面對著錦衣校尉和東廠的番役,這幫官吏們雖然嚇得篩糠,但是還是不愿意交代,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交代出來,必將是一起大案。
陸繹見狀,笑著問道:“馮公公,是本衛動手,還是請東廠的兄弟動手?”
馮保笑著說道:“倒要請教錦衣親軍的手段了。”
王國光說道:“二位,就在此地用刑,恐怕不妥吧,這里畢竟是總督倉場衙門啊。”
陸繹不以為意的說道:“正是要震懾一下這幫蠡蟲。兒郎們將這些人的嘴堵上,免得污了大人們的耳朵。”
錦衣校尉們多攜帶有防止嫌犯自殺或者喊叫的木丸,在陸繹的命令下,錦衣衛校尉們從木丸塞口,而后開始用刑,雖然這里不是在北鎮撫司,但是錦衣校尉們利用現成的工具,僅僅是杖刑和夾棍等刑具,就已經是這些養尊處優的官吏們所吃不消的。
不消一個時辰,在錦衣衛的政策攻心和說服教育下,這些官員們終于被錦衣衛們說服了愿意交代事情的始末。
原來京通倉每年該運薊州軍糧五十萬六千石,其中,撥漕糧二十萬六千石以給昌密二鎮兵馬,這次出事的也就是這二十萬六千石糧食。
因為京通倉的糧食腐爛情況現在極其嚴重,而他們也知道王國光正在查京通倉的儲糧真實情況,為了將儲糧數目與賬面相符,他們將這些腐爛的糧食充作軍糧,發運到薊鎮。
而這些腐爛的糧食從哪里來的呢?從漕船上來的,運軍如果路上因為各種原因使糧食短少,就可以摻雜各種雜物(如雜土、水等)到糧食中交納。這樣的雜物混入漕糧中,加上倉官管理不善,京通倉糧腐爛現象十分嚴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