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對徐階說道:“徐閣老,朕并非刻薄之主,吳人以織作為業,即士大夫家,多以紡績求利,其俗勤嗇好殖,以故富庶。此朕之所知也,此不為罪也!”
徐階還是跪在地上,叩頭說道:“陛下,臣家門不幸,治家無方,犬子不思向學,日以銀兩土地為念,積成二十余萬畝,臣哪有臉面再忝列余朝堂之上,還請陛下重治臣罪,以彰國法!”
聽了徐階的話,朱載坖明白徐階的意圖了,徐階這頭老狐貍,從朱載坖派張居正和蔡國熙赴東南,就已經聞到不對了,徐階很清楚,徐家龐大的土地是無論如何也隱藏不了的,不管是蔡國熙等人有意查訪,還是東南士紳們主動將徐家推出來頂缸,徐家很難全身而退。
老謀深算的徐階決定以退為進,主動向朱載坖坦白,好直接和朱載坖達成交易,朱載坖裝作十分驚訝的說道:“二十余萬畝,何來的這么多土地,就是投獻也不可能有這么多吧?”
如果數千甚至萬畝良田,倒可以說是百姓投獻而來,畢竟徐階堂堂首輔,而且數代簪纓,累世經營之下,有一些田產還是說得過去的,可是這二十萬畝土地,怎么著,華亭縣都是徐階的親戚嗎?還是你徐階的爹是華亭老王,這么龐大的田產,尤其是這些田產,一查之下都是在徐階發跡之后獲得的,根本瞞不住的。
面對朱載坖的詢問,徐階也做了解釋,徐階解釋道,這些土地當然有部分是投獻而來的,在徐階剛中進士的時候,徐家就獲得了第一桶金,就是附近百姓的投獻,還有就是放貸所得,徐家在蘇松都堪稱豪富,所以徐家放貸,但是向徐閣老家借錢,是要有抵押的,主要就是田產,如果借貸方無法償貸,那么田產自然就歸了徐家,有徐階這尊大神在,朱載坖不用想也知道華亭縣、松江府會怎么判了,別說區區一個松江府,就是你告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恐怕都沒有什么作用。
朱載坖問道:“朝廷歷來嚴懲投獻,卿家田產二十萬畝,州縣御史,竟無一人以上奏乎?”
徐階趕緊說道:“臣死罪!臣之子弟,私捏文書,假為典賣,實則投獻,經年以來,田產積至二十余萬。”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徐家的土地,是投獻來的,但是不是正常意義上的投獻,因為朝廷對于投獻的懲罰極重,一般情況是要被判充軍,要是像徐階這樣大量的直接投獻,那肯定就是一場大案了,所以徐蟠這幾個蠢貨就干了什么事情呢?就是私捏文契約典賣。
將別人投獻的土地變成徐階購買來的土地,以買賣之名,行兼并之實。當然徐階說是百姓主動投獻,徐家被動接受的,這種話朱載坖也就聽聽,土地對于百姓有多重要,朱載坖是很清楚的,你猜百姓為什么會將自己的土地典賣徐家,你再猜徐家豢養的數以千計的奴仆是干什么吃的?
這些事情,朱載坖只是不想在這里揭穿徐階罷了。
聽了徐階的哭訴,朱載坖顯得有些為難的說道:“徐閣老,這二十萬畝的土地,叫朕怎么說呢?這可是蘇松的膏腴之地啊!”
徐階跪在地方,伏地痛哭,請求朱載坖嚴懲自己和自己的三個不孝子,以正國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