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拿出朱衡之前的奏疏,說道:“潘季馴,也就是說,朱衡之前的話,是極有可能成真的?”
潘季馴只得點點頭,朱載坖將之前朱衡的上疏給諸位臣子傳閱,朱衡在奏疏中稱:方運河暢流時,東南稻田數千頃咸資其利,號稱膏腴。自湖水下徙,運源艱澀,民始有乏水之憂。蒔種植秧,多違常度。夏秋間禾欲登揚,而水潦橫溢,以淹沒告者踵相接也。民力既殫,疏浚堤防之功不至,浸淫日久,高田多龜坼,下田成污萊,向之膏腴化為瘠區。
這是朱衡對于按照潘季馴治河過后可能出現的結果做的預想,朱衡認為,一旦按照潘季馴的辦法治河,由于黃河居高臨下,倒灌入淮,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將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連成一片,匯聚成湖。而高家堰等工程的一旦完工,就肯定會使得這個湖泊的面積急劇擴大,大量的良田、甚至現在的泗州城都江北淹沒。
因為泗州不僅地形低洼,淮河河床也深廣,在前宋時期,在盱眙就可以可看到海潮倒灌現象。一旦河水上漲,泗州必不可保。
朱載坖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當即說道:“去淮泗的輿圖來!”
潘季馴趕緊命人取來地圖,朱載坖和一眾臣子們在地圖上查看,朱載坖終于知道自己漏了什么,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洪澤湖,現在沿淮河就是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但是一旦按照潘季馴的方案實施,黃、淮合流,由于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在黃、淮、運交匯的清口一帶河身不斷抬高。黃河河床高于淮河,黃強淮弱。淮水在清口受阻,下泄不暢,必然將河水蓄積在現在的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等處,從而將之連成一片,形成真正意義上洪澤湖。
朱載坖指著現在的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等處說道:“潘總河,一旦清口淤積,淮水下泄困難,這幾個湖泊必然連成一起,形成一個大湖,在加上黃河裹挾而來的泥沙,恐怕泗州是必不可保的。”
雖然高拱等人并沒有治河的經驗,但是對于朱載坖的這個說法他們卻也是認可的,很顯然朱載坖說的確實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在聯系到之前朱衡的上疏,高拱等人意識到,此事恐怕卻是如此。
高拱問道:“潘總河,這事確是如此嗎?”
這可不是小事,這數個湖泊要是真的連起來,就是數以百萬計算的良田,還有一座泗州城,泗州可不是什么邊遠州府,泗州處于黃河與長江的漕運中心,有水陸都會之稱,一旦真的如此,那對于大明的震動絕對不小。
高拱問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嚴世蕃說道:“高閣老,除了淹泗州,別無他法。”
高拱看了一眼嚴世蕃,問道:“嚴少司空還懂治河?”
嚴世蕃笑笑說道:“高閣老說笑了,下官不懂治河,但是知道,泗州城北不能淹,所以只能放棄泗州。”
嚴世蕃指著泗州城北,連朱載坖在內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嚴世蕃的意思,因為祖陵就在泗州北側,肯定是保祖陵而棄泗州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