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以圣諭賜謚的方式打破了之前文官謚號的潛規則,給譚綸賜謚文襄,朱載坖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就是一切的什么潛規則,在朱載坖這里是不存在,這些規則,朱載坖是不會承認的,想要拿祖訓來限制朱載坖,那是想都不要想。
朱載坖不僅給譚綸賜謚文襄,還對于禮部予以嚴厲申斥,從尚書陸光祖到禮部小吏,全體罰俸一月,今年考績不準超過中下,這對于官吏們是極為要命的,因為從考成法實施以來,考績就是官吏們的命根子,罰俸一月不是大事,要命的就是考績,尤其是對于一些想要參加吏員考選的吏員和參加翰林院考選的官員,這是相當于直接將他們參加的資格予以剝奪,至少要三年之后才能夠參加考選。
這使得這些吏員和官員們對于禮部尚書陸樹聲是極為怨恨的,若非是他強行頂撞朱載坖,也不會導致整個禮部被朱載坖懲罰,所以現在陸樹聲在禮部的日子不太好過,朱載坖就是要用這種辦法來收拾這些不太老實的臣子。
而在貴州,朝廷的旨意也已經通過急遞的形式傳達到了貴州,對于貴州來說,自然是不錯的結果,遵義、平越兩府都劃歸貴州管理,各部官軍除了愿意留在遵義、平越兩衛的之外,也都回歸本衛,土司兵也遣散了部分,剩余的由土司總兵馬斗斛統帥,等到朝廷要征調八萬之數足夠了之后,再啟程前往緬甸。
而對于現在的貴州經略趙錦和巡撫邢階而言,重要的問題是解決水西土司的問題,作為現在貴州地面最大的土司,水西安氏的實力確實是不容小覷,即便是趙錦作為經略,也要慎重對待,趙錦思慮再三之后,決定對于在貴陽召見水西宣慰使安疆臣。
為了震懾安疆臣,趙錦命令黔國公沐昌祚整頓官軍,在貴陽城內外嚴加戒備,展示朝廷的實力,收到趙錦的經略行文之后,安疆臣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趙錦之前擔任貴州巡撫的時候,和安疆臣是打過交道的,安疆臣很清楚,趙錦性格嚴肅,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現在楊應龍已經被剿滅了,這個時候召自己去貴陽,恐怕未必是好事啊。
安疆臣召集土司首領們一道商量此事,對于趙錦的命令,很多土司頭目也認為恐怕不是什么好事,畢竟在播州之亂中,水西土司干了什么他們自己是很清楚的,現在楊應龍授首,趙錦這個時候召安疆臣去貴陽,還能是為了什么,無非就是為了找后賬唄。
但是這些土司們也很清楚,現在朝廷大軍云集貴陽,要是安疆臣公然抗命的話,恐怕會被趙錦直接以楊應龍余孽的名義給剿了,所以不管怎么說,安疆臣必須去,不能給朝廷制造借口。
至于是否要帶兵去,安疆臣認為沒有必要,帶少了無濟于事,帶多了那就是公然和朝廷作對了,所以為了最大程度的取信于趙錦,安疆臣決定只帶領一些親信前往即可,不必帶太多的人。
當安疆臣抵達貴陽的時候,他才明白自己不帶兵馬來才是正確的,官軍在貴陽城大張旗鼓,列隊警戒,貴州鎮總兵兼貴州都指揮使張元勛親自出來迎接安疆臣,趙錦則在巡撫衙門二堂等候安疆臣,沿路都有衣甲鮮明的官軍列隊,貴陽內外的官軍,恐怕不下三四萬之多,安疆臣明白這就是威懾自己的。
巡撫衙門二堂,經略貴州趙錦身著大紅官服,上有二品大員的錦雞補子,腰系犀角帶,在堂上端坐,巡撫貴州邢階等一眾文官在左側站立,而黔國公沐昌祚等勛臣武將則是頂盔摜甲手按寶劍在趙錦右側,等到安疆臣抵達之后,貴州總兵張元勛首先向趙錦匯報:“啟稟大司馬,水西宣慰使安疆臣已在堂外。”
趙錦說道:“令其唱名報進!”
安疆臣趕緊唱名報進:“下官水西宣慰使安疆臣見過趙經略!”
趙錦在堂上笑著說道:“一別經年,安宣慰風采依舊啊!”
趙錦當年擔任貴州巡撫的時候,和安疆臣有些交往,這也是安疆臣敢于輕身前往的原因之一,安疆臣趕緊說道:“經略才是風采更勝往昔,不知喚下官前來,有何指示?”
一說到此事,趙錦原本一團和氣的臉突然冷了下來,他對安疆臣說道:“安宣慰,官軍剿除楊應龍之后,在海龍囤發現了一些文書,有關安宣慰使和水西宣慰司,事涉重大,本部堂不得不請安宣慰使到貴陽來了!”
一說到此,安疆臣心中一下子有些緊張起來了,他和楊應龍確實是有一些書信往來的,楊應龍一直是希望安疆臣的水西土司和楊應龍一起叛亂的,但是安疆臣不愿冒險,所以一直予以搪塞,但是態度始終的曖昧的,而且水西土司氏最后時刻才出兵參與剿除楊應龍的,這種行為在官府眼中本身就很可疑了。
貴州巡撫邢階向安疆臣出示了一些從海龍囤搜獲的書信,還有楊應龍的親信供詞,他們供認楊應龍確實和安疆臣有勾結,而且水西宣慰使中的一部分土司曾經答應和播州一道叛亂,這些供詞和書信對于安疆臣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面對這些東西,安疆臣當即予以否認,他說道:“經略、都憲明鑒,楊應龍確實曾給卑職寫信,但卑職世受國恩,絕無叛逆之心,至于水西宣慰司中是否有人和楊賊勾連,卑職不能盡知,若果有其人,卑職愿斬其首,獻于帳下!”
安疆臣很清楚,這事是絕對不能認的,要是真的認了的話,那就是滅族之禍,所以安疆臣堅決予以否認,但是黔國公沐昌祚在一旁悠悠的說道:“安知其不是殺人滅口乎?”
安疆臣當即對沐昌祚怒目相視,沒想到沐昌祚當即拔劍在手,厲聲呵斥道:“彼輩桀驁如斯,如不早誅,必成禍患!”沐昌祚一動手,張元勛、劉綎等人當即將安疆臣圍了起來,大有鴻門宴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