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大明為了防止蒙古人獲得鐵器,以打造兵器,對于任何鐵器都予以嚴厲禁榷,不光鐵器,鐵器、硫磺、硝石等有可能制造軍器的物資都予以嚴厲禁榷,這造成了蒙古的民生困難,因為鍋是生活必須品,蒙古人不會冶鐵,沒有鍋,就意味著連基本的生活都很難保障,總不能天天吃烤肉串吧。
事實上,鐵鍋是大明對付周邊蠻夷的一大利器,可不只是用鐵鍋卡脖子蒙古人,對于其他番苗日倭,一樣照卡不誤。
不要是低估了鐵鍋制造的工藝技術含量,實際鐵鍋制作復雜程度要遠遠超過兵器、鎧甲。如果是鑄鐵的,鑄造過程涉及到多重步驟。尤其是內外兩層厚度高度均勻的泥模,如果有一點誤差,都將失敗。而且在燒制鑄鐵的時候還要確保鐵水質地均勻,不能出現任何砂眼孔隙。這必須有非常精湛的技術才能夠制造成功,任何一個微小差錯都將影響到鐵鍋質量,用兩天就碎了。
如果是熟鐵的,則對于原材料的要求極高,否則無法敲打成型。朱載坖為此還專門了解過此事,據工部官員上奏,要制造一口厚度在兩分之一的大鐵鍋,不僅需要內外各做兩層泥膜,還需要保證厚度均勻,尺寸準確。在燒制鑄鐵的過程中,還需要保持鐵水的均勻質地。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導致鐵鍋質量大幅下降,甚至破裂。這就是鑄造鐵鍋的復雜性,遠遠超過制造武器和鎧甲。
之前俺答就一直求購鐵鍋,但是一直被大明所拒絕,現在土默特部相對恭順,而且考慮到大明還是有滿足土默特部必要的需求,否則的話土默特部可能再次作亂的,所以朱載坖決定解禁鐵鍋,但是朱載坖也沒有傻到資敵這個地步。
對于鐵器,仍舊是嚴格禁榷,不準民間私自交易,只要有私自交易的,以資敵謀逆論處,蒙古人需要鐵鍋,必須找大明朝廷購買,而大明朝廷為蒙古人提供的是廣鍋,所謂廣鍋,就是以生鐵鑄造,厚度極薄,口徑亦小,以蒙古的技術水平,是無法重新熔煉,鑄造兵器的,而且這樣的鐵鍋也不是敞開供應的。
要想交易鐵鍋,必須拿壞鍋來換,這樣的話,以保證蒙古人所有的鐵器不足以對大明構成威脅,同時還能夠保證蒙古人的基本生存。所以現在土默特部和大明的關系還是相對不錯的,朝廷在大寧、東勝、開平等地構筑了全新的工事,同時直道的修筑也在進行當中。
但是土蠻部和大明的關系就相當微妙了,現在土蠻確實是不敢進犯大明了,但是在遼東并沒消停,尤其是土蠻部和女真人之間的沖突,由于女真首領王臺去世,現在女真的首領就只剩下尼堪外蘭和王兀堂了,他們都是建州女真部的首領,王臺死后,海西女真散亂,這就給了土蠻機會,圖們汗收編海西、葉赫女真,借機壯大自己。
朱載坖認為,土蠻部這個舉動是很危險的,一旦他們收編了大量的女真人,會對大明構成新的邊患,絕對不能容忍,同時朱載坖也早就有東巡的計劃,要親自前往遼東巡視,不僅僅要查看大明的邊防,還要召見這些女真首領,實地了解相關的情況,才能夠作出決定。
雖然從朱載坖即位以來,就一直大舉向遼東移民,現在遼東不但開墾了大量的良田,而且還有煤鐵、木柴、造船等行業,現在大連造船廠可以為朝廷制造所需要的各種船只,是朝廷最重要的幾大船廠之一,鞍山、鐵嶺的煤鐵,也是重要的資源,同時遼東所出產的大豆,是官軍戰馬飼料的主要來源,這些大豆不僅可以成為官軍戰馬的飼料,還可以成為官軍士卒的口糧和油料來源,所以遼東對于大明的作用是越來越大。
所以朱載坖準備東巡,在巡視北直隸之后,沿山海關抵達遼東,實地查看廣寧、沈陽、撫順、遼陽、大連等州府的情況,還有遼東邊軍的情況,對于朱載坖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張居正等內閣輔臣們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朱載坖這人,在京師呆久了就要搞事情。
不過大明還沒有皇帝東巡過,即便是武宗皇帝,當年也是到大同等地去的,朱載坖這次想要前往遼東,至少是前無古人的,對于重臣們的反對,朱載坖表示一定要親自去查看遼東,現在遼東對于大明來說是很重要的,不但提供大量的糧食,遼河套的太仆寺馬場還為官軍提供優質的戰馬,遼東煤炭、鐵礦也是極為重要的,對于大明來說,這些都是重要的物資,朱載坖必須要去親自查看才行。
同時要計劃下一步反擊土蠻,控制女真人的行動。
朱載坖在和練兵軍務處商量之后,為了策應李成梁在青海的行動,隆慶十六年年初,大明在大寧、開平等地組織宣大、薊遼等鎮的官軍進行春操,一來是檢驗官軍多年訓練的成果,二來是震懾蒙古人,展示軍威,同時命令兵部、衛尉寺對九邊開展大規模的清軍,尤其是鎮協官軍,要落實軍籍,嚴防虛籍。
對于衛所官軍中的守邊脫產軍士,也要嚴格統計,確定官軍的具體人數,同時朱載坖在隆慶十五年年底正式發布詔書,昭告天下,明年三月東巡北直隸和遼東,太子朱翊釴監國,朱載坖和李皇后兩人在京營和親軍諸衛的護衛下對北直隸和遼東進行巡視。
朱載坖還在詔書中要求地方州縣不準以接待皇帝為名,大肆興修行宮別館,以損耗民力,加重百姓負擔。
同時對于內閣和京師六部的官員,朱載坖也要予以調整,原任山西巡撫翰林學士王錫爵,調任順天巡撫,原任翰林侍讀學士許國調任山西巡撫,同時外放了一批翰林官帶翰林官銜到地方擔任正印官,以選拔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