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女真現在的情況,朱載坖也是非常之清楚的,朱載坖在召見完這些女真酋長之后,和隨駕的重臣還有遼東的邊臣們商量應該怎么處理這些女真的內部的事情。
對于大明來說,女真是邊墻之外的藩籬,對于朝廷來說,土蠻部大肆征討女真人,對于大明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這次大明要解決的就是兩件事情,第一是調整女真內部的關系,第二就是保證女真部落不被土蠻部吞并。
首先當然是這些女真部落的內部的各種矛盾,現在對于女真內部來說,主要是有兩對矛盾,其一是王臺死后海西女真內部的矛盾,其次就是尼堪外蘭和王兀堂的矛盾。
對于海西女真,現在主要是王臺的三個兒子扈爾干、孟格布祿和康古魯三人,對于朱載坖來說,王臺既然已死,扈爾干也無法再統御整個海西女真,大明也不可能出兵支持他統一整個海西女真,朱載坖和申時行等重臣們都很清楚,扈爾干絕對不是像王臺那樣能夠統御整個海西女真諸部的人,朱載坖很清楚,即便是大明出動官軍幫助扈爾干,恐怕也很難幫助扈爾干重新統一海西女真。
對于現在海西女真現在的情況,朱載坖和重臣們商量之后,認為有大明朝廷做主,召集海西諸部的酋長們,王臺三子各自統御一部,互不干涉,但是仍由扈爾干掌握和大明通貢的敕書,與諸部一道在開原和大明進行馬市。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還有就是尼堪外蘭和王兀堂的矛盾,其實他們兩人的矛盾就很簡單了,就是經濟利益的矛盾,因為尼堪外蘭更加恭順,所以以建州部的馬市地點在撫順,馬市的規模更大,而王兀堂的寬甸六堡雖然也有馬市,但是其規模是遠遠不如撫順的,至于王兀堂和朝鮮的貿易,則是尼堪外蘭揭發王兀堂的,想要以此證明王兀堂居心叵測的證據。
朱載坖在和重臣們商量之后,決定調整和女真人的馬市規模。根據其人口部眾的多少,確定馬市的數額,同時由太仆寺直接向這些部眾收購戰馬,主要是增加寬甸的馬市規模,同時禁止女真與朝鮮的交往。
這些女真內部的調停,由兵部尚書總督薊遼等處軍務事凌云翼負責操辦,而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應該怎么對于土蠻對于女真的襲擾,土蠻部日漸猖獗,征服大明的屬夷,對于朱載坖還是大明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朱載坖認為必須要處理此事。
這點也得到了重臣們支持,必須對土蠻的行動予以反制了,女真人乃是大明的屬夷,大明要是連屬夷都無法控制,以后這些小弟們怎么辦?所以這件事情毋庸商議,大明必須要反擊土蠻的侵擾,只不過是采取方式的問題。
是大明直接下場,還有大明和女真、蒙古諸部一道聯合動手,這是一個問題,朱載坖認為應該以大明官軍為主力,集結蒙古、女真諸部之兵,一道討伐土蠻,當然,該有的動作的還是要有的,朱載坖首先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向圖們汗下達詔書,申斥其征服大明屬夷之事。
朱載坖要求圖們汗將掠奪的女真人放還,歸還所搶掠的財物,同時發誓不再搶掠大明屬夷,否則大明邊軍就不會對土蠻部客氣了。朱載坖在給土蠻部下達詔書的同時,給女真、土默特諸部都下達命令,要求他們整頓兵馬,準備和大明一道征討土蠻部。
朱載坖要從這次征討土蠻部開始改變大明對于周邊屬夷的管理辦法,這些屬夷們不光要是大明邊墻之外的藩籬,還要承擔征討不臣的任務,以官軍一道征討不臣,加強大明和這些屬夷的聯系,朱載坖任命提督薊遼軍務黑春為這次出征的主帥,嚴紹庭為副帥,從薊遼、大寧等鎮挑選精騎,一共從三鎮調集精騎一萬,然后匯合女真諸部、土默特蒙古之兵,一道討伐土蠻部。
之所以朱載坖選擇黑春為主帥,就是要利用他是女真人的特殊身份,以他作為女真人來統帥這些女真人,更加得心應手,而嚴紹庭作為朱載坖的近臣,一來是監視,二來是學習,雖然嚴紹庭也一直在統兵,但是畢竟缺乏實戰經驗,所以這次朱載坖任命他為副帥,跟隨黑春學習。
為了刺激蒙古人出兵,朱載坖在詔書中明確說明,派兵與官軍一道討伐土蠻部的,參戰士卒不但有賞賜,而且還要提升大明和這些部落交易的鐵鍋、茶葉等禁榷物資的數量,以刺激這些部落們從征。
最后在朝廷詔書之下,女真人和蒙古人也積極響應朱載坖詔書,準備出兵和官軍一道討伐土蠻,一共出兵兩萬,朱載坖再次傳檄土蠻部,要求圖們汗將抓走的女真人放歸,否則大明必征討之,圖們汗雖然嘴上說要歸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動作。
朱載坖也不跟他廢話,命令黑春整頓兵馬,和蒙古、女真諸部約定時間,一道征剿土蠻部,朱載坖的詔書下達之后,黑春也在從薊遼、大寧等鎮挑選精騎,準備出征。
而朱載坖則繼續東巡,此次東巡,對于朱載坖來說,除了要處理這些藩屬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處理移藩的事情,周、沈二藩要移藩到遼東來,朱載坖已經命令為周王、沈王營建王府,還有相關的宗室府邸,也要一體營建。
朱載坖這次東巡,也是來催督工程進度的,只要王府修好了,朱載坖就可以迅速開展移藩,將這些宗室移到遼東來,所以朱載坖到了廣寧之后,就向遼東地方官府詢問周、沈二王王府的營建情況和進度,對于這些府邸,要加快營建,以完成朝廷移藩的大政。
對于朝廷的移藩,地方官府雖然不敢違抗,但是肯定不是太積極的,哪個地方官也不愿意和這些藩王們打交道,這點朱載坖是很清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