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碧兒忽然道:“師弟,故老相傳中土之東,茫茫大海之東有一島嶼,名叫祖洲,中有不死之草,不知是真是假?”袁承天道:“世間之事,虛無漂渺,盡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人之生死之道,原無可避免,世人多是畏死,不知生之艱辛,那有歡樂可言,死之安穩,勝似在世間苦苦奔波,終是一事無成!”趙碧兒見他說得傷感,大概觸及他內心深處的痛楚。袁承天道:“今次,你和鄭姑娘不辭生死,是要帶我去那祖島尋那不死之草,可是萬里海疆,茫茫渺渺之中,仙島終究難尋,何不讓我……”趙碧兒忽然目中有悲,落淚道:“師弟你為什么總是這樣?難道你忍看萬千袁門弟兄又復分崩離析,都在逃亡路上?九泉之下袁督師又復何想?天下重回倒懸之中?”袁承天無以回答,只是看那蒼穹之中的星辰運行,忽然想到圣人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己只是稍遇挫折,便自灰心喪氣,實在不該,不覺又復豪氣又升,目中閃著光芒,心想:自己怎么可以為了兒女私情,誤了天下蒼生!
夜黑天明,周而復始,白日間有海鷗相隨,小船在大海之間雖渺小如無物,起起伏伏,讓人心難安;尤其鄭蕭蕭和趙碧兒兩個女孩子,盡力掌舵,只為了袁承天。兩個人目光中一樣有他,唯愿他不死,可以長生——只是這只是一廂情愿——試問世間誰人不死,長生不死只是世人心中一個永恒的愿望,終究漂渺不可實現!
這日正自在海中搖曳行駛,不意遠處傳來鯨魚的嘯聲,只見海水中分,中有一水柱噴有幾丈之高,那是鯨魚所噴。袁承天見狀大叫道:“碧兒,鄭姑娘掌舵左行,躲開了去,否則……”他話音未盡,只見一條幾達數十丈大鯨魚翻身撲來,一陣巨浪披頭蓋臉直打下來,將這只小船掀翻在海水中。三個人全落于茫茫海水中,因之碧兒和鄭蕭蕭二個女孩子從未涉身于這茫茫無涯的大海中,所以口中不由灌入海水,不覺身子下沉。袁承天雖內息不足,然而于生死一線之間還要救她們兩饣女孩子,于是奮力游去,左右各挾持兩人,足下踏水而上,伸頭露出海面,借助那鯨魚適才排山倒海之勢向左邊游去。此時鯨魚又自張開大嘴,向著他們追去。一股巨浪直推得他們身子隨著巨大海水撲向前方。
袁承天但覺胸中煩惡異常,五臟六腑似乎翻江倒海便要吐出來,頭腦一眩便自暈過去。不知過了多久,覺得身體發膚有些生痛,睜開眼只見一眾身穿明朝服飾的人正在那祭拜一神主牌位,神牌之后高空懸掛一太陽旗——是為明朝之旗——海外商船當時之事皆懸掛這明朝之旗——代表大明商船,威加海內,四夷賓服,所謂天朝上國,無人敢犯。袁承天睜眼細看那木主神位卻是寫著:大明毅宗烈皇帝之神主牌位。袁承天心中一動,這些人難道是琉球國人——他們先祖曾世世代代奉大明為宗主國,年年納貢,奉天朝上國為主人,其國語言皆為漢語,只是明亡之后,不得已屈于清國之下,然而他們心中依舊懷念以前那個仁孝忠義的大明,而不是而今的清國,在他們看來清國蠻夷,是為披皮左衽,而大明則是正朔,所以每到大明這位崇禎剛烈皇帝祭日便于祭拜,以示不忘故國,這也是仁德布于天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