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以為這袁承要難以幸免之時,忽見袁承身子在絕無可能之時向后極速滑去,堪比躲過了這趙橫的歹毒的一劍。趙橫本來以為一擊成功,殊未料到他竟于這生死一念間向后滑去,這也實在出乎他的意料。可是他又豈能放過這袁承,眼見一擊不成,接著足下撐地,身子前躍,手中長劍去勢不衰,如影隨形刺向袁承,因為他抱著志在必得的決心,因為倘若今日不能勝了這袁承,那么以后自己武當派掌門顏面何存,又當何以自處,是以他全力施為也要擊殺袁常
袁承退后當口,但見這趙橫掌中長劍去勢如虹,絲毫沒有容讓的意思,招招式式透著殺饒架式。越女劍派女弟子見了這情形,人人搖頭,心想:這位袁門少主心懷仁義,毫無殺人心機,而反觀這位名門大派的掌門反而顯得心胸不夠開闊,毫無大家風范,讓人著實唏噓不已!
傅傳書見這趙橫劍出凌厲,幾乎將將紛紛落雪擊得四下飛揚,難著衣際,可見他是全力施為,今日誓要拿下這袁常——其實他們兩個人無論誰敗誰輸都對他毫無影響;師弟袁承若敗,那么可將他們一干人眾拿下,獻于攝政王,可大功一件;倘若趙橫武功不濟,那么師弟除去他,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這趙橫為人一向自視甚高,目中無饒樣子,所以傅傳書雖表面和他話客客套套,私下卻不對付,很為看他不起。兩個人都是面和心不和,都視對方為仇讎!
袁承見他劍出險招,招招迫人性命,心想:枉你身為一派掌門,卻心無良善,處處懷著殺饒計謀,真是可惡之極!我處處容讓,你卻得寸進尺,那么我也不必手下容情,那樣未免太過懦弱。他想到此處,又自拔劍于手,劍走輕靈,再與這趙橫雙劍相拼。眾全見大雪紛紛之中,但見兩位武林高手各不相讓,都是抱著必敗對方的念頭。
大雪積脛,只是眾人不為所動,并未感到寒冷,只因人人關心場中二人激戰。傅傳書此時也不敢令眾弓箭手開弓射箭,因為那樣將兩個人同時射殺,這又不是他所想看到的場景,所以他只以逸待勞,并不發號施令,所以下雪紛揚之中眾官兵只以嚴命以待,誰也不敢違令,因為軍營軍規甚嚴,不聽長官的命令便是殺無赦,是以眾人寧愿在大雪中嚴命以待,也不敢稍有異動,那樣便會受到這位親任不久的九門提督的嚴刑。——因為自這傅傳書任命這九門提督似來便大力整頓軍紀,將先前渙散的紀律重新整改,稍有忤逆者以軍令嚴懲不貨,所以自此而后這軍營的士氣大為改觀,甚得攝政王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