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來,養雞場跟養豬場給我們帶來的收益肯定還會繼續增加。”
“突破三千塊大洋也許都有可能。”
唐林邊聽邊分析:“一個月兩千塊大洋,剛剛過去的三四個月掙了八千塊大洋……現在距離秋收結束還有一個月,全部加起來也才一萬大洋……”
“一塊大洋買一百斤糧食,這些大洋也才能回購一百萬斤糧食,根據地余糧超過八千萬斤,哪怕只有一成老百姓選擇賣糧食,那也有八百萬斤,需要整整八萬大洋……”
譚偉很自信接話:“團長別急,我還沒說完呢?”
“根據地還在你的指導下辦了粉條廠,用紅薯制作粉條,送到根據地外面賣。”
“雖然才投產了兩個月,但也給我們帶來將近兩千塊大洋收入。”
“活動在綏遠的晉綏軍特別喜歡吃粉條。”
“劉副參謀長送裝備時給他們帶過去一百斤,沒過幾天就有晉綏軍后勤處軍官找到他,要求我們每隔十天提供三千斤粉條,一個月加起來就是九千斤。”
“加上敵占區的需求量,粉條廠每個月生產兩萬斤粉條都有點兒供不應求……”
“為了保證原材料,除了動員地方干部多開墾荒地,種植紅薯,我們還號召根據地老百姓一起墾荒種植紅薯,根據地紅薯分廠負責統一收購……”
唐林繼續反問:“那也才幾千塊大洋啊……還不到八萬大洋的一個零頭?”
譚偉笑著回答:“別著急?”
“團長……”
“我話還沒說完呢?”
“除了這些正常收入,劉副參謀長還給我們帶來將近三萬大洋的非正常收入。”
“現如今活動在綏遠的晉綏軍已經不限于用彈藥來換我們手里的日式裝備跟物資。”
“為了表功,得到戰區司令部嘉獎,好多軍官直接拿錢找到劉副參謀長換裝備。”
“小鬼子一個滿編步兵小隊的裝備值一千塊大洋,一個滿編步兵中隊的裝備值三千大洋,重裝備另算。”
“而且他們換走的日式裝備中間只有三分之一是好的,剩下三分之二全都是戰場被炸爛的,沒法兒繼續使用。”
“僅僅三個月時間就給我們換回來將近三萬大洋。”
“攻擊靈丘縣城的戰斗中,我們除了繳獲大量武器彈藥跟物資,還抓了好幾十個給小鬼子賣命的漢奸特務。”
“這些人仗著有小鬼子撐腰,天天欺壓老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拿下靈丘后,我讓部隊把這些人的家都給抄了,總共收獲八萬多大洋。”
“截止到現在,團部存下的大洋數量已經超過十二萬五千六百多塊……”
“別說八百萬斤糧食,就算一千多萬斤糧食我們也能買回來。”
唐林沒想到政委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給獨立團攢下這么多家底。
但想要根據地和獨立團平穩度過即將到來的大干旱,一千多萬斤糧食顯然是不夠的。
高興歸高興,但還是一臉嚴肅提醒。
“政委……”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儲備三千萬斤糧食,全部藏在山里面……”
“所以秋收過后,我們還要想辦法繼續掙錢,等明年秋收繼續收購糧食。”
“秋收結束以后,按照之前計劃,各村抓緊時間趁著冬天枯水期,興修水利……”
“根據地里面的河流,能修水壩的修水壩,不能修水壩的地方多修一些水庫跟堰塘,趁明年雨季全部蓄滿水,保證根據地糧食收成。”
“為了激發鄉親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我們可以用養羊的名額來激勵大家,包大家興修水利期間的中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