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暖把大腸小腸撈出來,待稍稍涼一些以后,立馬切成小塊。
她拿了一個大海碗和一個尋常吃飯的碗出來,往里頭盛了不少大腸小腸,還添了些湯汁。
大海碗是要給趙里正家的。
一來,趙里正家的人比較多。
二來,這豬大腸豬小腸就是趙家給的,安小暖自然得多拿一些過去。
用飯碗裝的那一份,是給張翠花的。
張翠花家里就三個人,給小份的剛好合適。
再說了,除開大腸小腸外,她還要給張翠花拿幾個饅頭的。
一來,兩家人走得近,少不了要相互幫助。
二來,今天晚上這邊的動靜那么大,香味又那么濃,張翠花不可能不知道,安小暖得為今晚的舉動做一個解釋。
雖然張翠花未必會問,但忙活了大半夜,最后出發逃荒時她們什么也沒帶,這不是讓人懷疑嗎?
當然了。
說是吃飯的碗,但這碗也不小,得有五寸左右,直徑差不多是十三厘米,而且它還深,不是安小暖在現代用的那種小飯碗。
這樣一個碗,裝了大半碗的大腸小腸,還是挺多的。
把給趙里正家和張翠花家的大腸小腸預留出來后,安小暖就開始拌肥腸飯了。
由于這一次的湯汁太多,所以她不敢一次拌完,先用了一半的肥腸和湯汁。
待拌完后,先嘗一嘗,見口味有點淡,又再加一點。
加到最后,還剩下一海碗左右的湯汁和一點點肥腸,這一鍋肥腸飯才算拌好。
同樣的,裝了兩個木盆。
兩個木盆都不是特別滿,連盆帶飯一共三十斤。
至于剩下的那點湯汁和肥腸,安小暖打算用來煮長壽面。
是的,長壽面。
之前她聽三丫念叨過家里人的生辰,若沒有記錯的話,大寶和劉氏的生辰分別在兩個月和三個月后。
算算時間,那時候全村人應該還在逃荒逃難的路上。
所以,趁著現在有面又有肥腸湯汁,安小暖決定把長壽面先做了。
等他們生辰時,找個角落躲著,直接將長壽面取出來給他們吃。
生活嘛,再苦再艱難,也得有點甜啊,否則如何能堅持得下去?
“大寶,你把鍋刷一下,加點水,我進去拿饅頭。”
安小暖吩咐了大寶一句,便進屋去了。
屋里,劉氏和二寶三丫幾人,做了滿滿一屋的饅頭包子,都用大大的圓竹篩裝著呢。
真好。
看著這一屋的饅頭,安小暖頓感心安。
這大概就是家中有糧心不慌吧?
有了這些吃食,一路上再苦再難,也不怕堅持不下去了。
安小暖笑了笑,上前道:“娘,我們開始蒸饅頭了,您累的話洗洗手先睡吧,待會兒我過來弄。”
“不累,就包點包子做點饅頭而已,累什么啊?”
劉氏笑呵呵看著安小暖:“小暖啊,你累壞了吧?快坐下歇歇,待會兒再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