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子越來越艱難,人吃人的現象也越來越多了。
自從第一次發現有隊伍以人肉充饑后,上饒村的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別人在吃人肉。
糧食沒了。
野菜和樹皮,還有草根根,也都不是那么好找的。
能吃的都被前面隊伍的人搶先吃光了,不能吃的,強行吞下去后上吐下瀉,昏厥不醒,差點連小命都丟了。
殺燒搶奪的事情越來越多。
泯滅人性,把人當成食物的,更是數不勝數!
難民中,若有誰先熬不住倒下去了,不出半刻鐘,他的尸體肯定被瓜分得干干凈凈,連埋都不用埋了。
遇到這種情況,上饒村的人都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不是害怕,是覺得惡心!
但大環境發生了改變,他們即便有心想躲,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就像現在。
為了離那些吃人肉的隊伍遠一點,趙里正特地帶著隊伍在原地多休息了一天。
尋思著,等那些吃人肉的隊伍先走出一段距離后,他們再繼續趕路。
可誰知,多休息的這一天,卻等來了劉家村的隊伍!
就是那個,里正得了重孫,拜托屠夫楊幫忙買豬肉的劉家村。
兩個村離得不遠,除了里正相識外,還有不少村民都是認識的。
這一路往南邊逃,兩個隊伍一直都沒撞上,如今撞上了,雙方都挺高興。
要知道,在經歷了這么多磨難后,還能遇到老熟人,那是多少難得的事情啊?
兩個隊伍一碰上,彼此都有些惺惺相惜。
對方問:“你們怎么樣?這一路還好吧?”
這邊答:“好什么啊?太難熬了,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對方說:“能活著就不錯了,你沒看我們隊伍,死了一半的人!”
這邊嘆氣:“唉,也是,這世道啊,能活著就是好事!”
也有人聊起了王娟婆媳的事情。
嗯,就是那位年輕時,表面跟劉氏當閨蜜,暗地里卻教唆季小雨和季大河別把劉氏當娘的王娟。
她嫁的就是劉家村。
因此,當遇到劉家村的人時,上饒村的嬸子嫂子們忍不住就打聽起了王娟婆媳。
而劉家村的人呢?
一聽到王娟的名字,便連連擺手,有說不完的怨言。
“她倆啊?哎喲,別提了,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是啊,有句話怎么說來著?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王娟她婆婆和她男人不怎么樣,她也不是個干凈的!”
“老姐妹啊,不是我說你們村的姑娘不好,就這個王娟吧,以前我們也挺同情她的。
你說她嫁到我們村里,隔三差五就挨打,還被她婆婆磋磨這么多年,是個女人都會同情她。
可我們待她好,她卻一點都不知感恩啊,這本是個喪良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