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花看著孩子的背影,笑著搖了搖頭:
“這孩子,跟猴子一樣!”
說完,又問安小暖:“炒石螺好吃是好吃,就是重得很,不好帶去城里吧?
我雖然沒去過城里,但聽二寶說,咱們這離城里還是挺遠的,山路也難走。”
“是不太好帶,但沒關系,到時候我把我娘和大寶二寶還有三丫都帶上,人多力量大!”
安小暖想了想,笑道:“反正現在也不用進城費了,我們的戶籍又得重新辦理。
我打算到時候先帶著家里人去一趟縣城,一來得交貨,掙點銀錢,二來要跑一趟縣衙,先把辦理戶籍的流程給走一遍。
具體需要帶什么東西?要不要花銀子?能不能讓衙門的人把我們都分到同一個村子里去?這些告示里可沒寫。
我得先去弄清楚,到時候村里的人出去了,也不至于太慌張。”
言畢,又看了看院子外頭的那條小溪,說道:“咱們這條小溪流好啊,不僅石螺多,魚兒也多。
等離開了這里,想再找到這么多的石螺和魚兒,恐怕就難咯。”
安小暖可沒有夸張。
別看門口那條小溪不大,但可能是水質好的原因,所以魚兒和石螺格外多。
多得都不用特地去找。
只要想吃魚,男女老少都能砍上一根樹杈去叉魚,但凡是有點準頭的,都能有所收獲。
至于石螺,就更不用提了。
伸手一摸就是一把,都不用費神的。
這也是為何安小暖要讓大狗二狗去摸石螺的原因。
比起進山找山貨,摸
石螺可輕松多了,而且還安全。
小溪就這么深。
再加上大狗二狗現在都學會游泳了,村里又有大人在,怎么都出不了事。
不像山里,野獸多陷阱多,一不小心摔跤還有可能被樹杈傷到。
張翠花要做針線活,又得帶三狗,自然是不能跟著進山的。
安小暖和劉氏也各有事情要干。
安小暖想把空間里的一些豬下水也處理了,劉氏則要把剩下那一半碎布頭做成頭繩頭花。
所以啊,也不能跟著大狗二狗。
就這樣放兩個孩子進山,安小暖不放心。
反正小溪里的石螺多,而炒石螺又是很好的下酒菜,安小暖決定這一次交貨,就交炒石螺。
而村里人進山找的山貨,她到時候先看看都有什么。
合適的話,就一起做了拿去賣,趁著現在價格高,能多掙一點是一點。
不合適呢,就收到空間里。
反正日子還長著呢,總有用處。
再者,以后去了別的地方居住,周邊的山還有沒有這么多的山貨,那可就說不定了。
畢竟這附近都屬于深山,資源不是一般的山能比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新落腳的地方也有這么豐富的資源,那些資源,也是要跟別人分的,不可能只有上饒村的村民會去找。
要知道,即便衙門那邊能把上饒村的人全部都安排到同一個村子里,那也是安排到別人的村子。
任何的資源,都得跟別人一起分。
更何況,他們還是外來落戶的。
說不定啊
,到時候進山找山貨找得多了,還會被別人眼紅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