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安小暖也見慣了廖掌柜這德性,只笑了笑道:“那就別耽擱了,趕緊稱一稱,把炒石螺給客人們送過去吧。”
“得咧,我這就拿到后廚去稱。”
廖掌柜說著,連忙喊來幾個剛上完菜的伙計。
安小暖見狀,也是很能理解的。
畢竟現在客人多,總不能當眾在這里稱,然后再結賬。
進貨價都給客人知道了,那酒肆還能賣高價嗎?
于是,安小暖看了看大寶和二寶:“讓我兩個兒子幫著一起拎吧。”
她給大寶二寶使了個眼色,示意大寶二寶跟去后廚。
買賣這種事情,再熟也得一清二楚,否則日子長了,難免出問題。
讓大寶二寶跟著去,主要就是起到一個監督作用,確保斤數是沒有問題的。
凡事清清楚楚,雙方都沒話說。
至于為什么要從大門進來,不直接去后門?
這就怪不得安小暖了。
酒肆哪里都好,就是沒有后門。
平常搬搬抬抬,都是從大門進的。
六桶炒石螺,一共九十四斤。
安小暖按照每斤三十文的價錢賣給酒肆,九十四斤,就是二兩八錢又二十文。
這個價格,乍一聽似乎很貴。
一斤炒石螺就賣三十文,酒肆還有得掙嗎?
可事實上,安小暖如果散著賣,一竹筒就能賣三十文。
而一竹筒所裝的炒石螺,湯湯水水加上
石螺一起,頂多只有四兩,連半斤都不到。
要是按照散賣的價格來算,一斤炒石螺怎么也得賣上七八十文。
現在三十文就賣出去了,不就是要給酒肆掙錢嗎?
順便,也節省了安小暖賣貨的時間。
畢竟散賣的話,不僅要吆喝,還耗時。
而酒肆一盤炒石螺是一斤,能賣一錢銀子呢,這利潤海了去了!
拿到將近三兩的銀子,安小暖一家就提著空木桶走了,走到小巷時,又把空木桶收了起來,才繞道去了布莊。
今日布莊的生意還不錯。
安小暖進去的時候,里頭有七八個客人呢。
其中有一個是大戶人家那種老媽媽的打扮,她身后還帶著兩個丫鬟,正在大肆挑選布料。
而接待她們的,竟是孫掌柜本人。
安小暖見孫掌柜在忙,也沒上前打擾他,只是將包袱從三丫身上拿下來。
許是那些頭繩頭花太惹眼,她剛把包袱打開放在柜臺上,就吸引了一個婦人的注意。
那婦人夸了句:“你這頭花可真好看,是要拿來賣的嗎?”
說完,也不等安小暖答話,便自顧自挑了起來。
孫掌柜在那邊聽到動靜,抬頭看了柜臺這邊一眼。
見安小暖來了,趕緊跟那個老媽媽賠笑,說了好些好聽的話,這才由一個伙計接替了他的接待工作,朝安小暖走來。
安小暖笑著跟他打招呼:“孫大叔今天挺忙啊。”
孫掌柜笑呵呵道:“托新帝的福,這日子總算好起來了。”
說
罷,又看了一眼自己方才接待的老媽媽,朝安小暖道:“那是王家的采買管事,以前沒少來我們這里采買,所以我方才去跟她說了幾句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