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梅嬸的家在村子中間一點的位置。
安小暖到的時候,阿鳳正在菜地里拔草,一邊拔還一邊抹眼淚。
安小暖見狀,心里也有了猜測。
——看來昨天晚上回家后,阿鳳嫂子沒能勸動愛梅嬸啊。
想到這,安小暖生了打道回府的心。
她的腦海中一直回響著兩句話。
第一句: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節。
第二句:不渡不自渡之人。
于安小暖而言,做人只要問心無愧就好。
不管是答應借錢,還是昨晚的苦口婆心,她自問,她已經做得夠多了。
而愛梅嬸一家,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出路,卻非要一家子捆綁在這深山里,了此一生。
這是她們的選擇,也是她們的命運。
旁人哪怕再清醒再不贊成,也不能替她們做決定。
安小暖停下腳步,正在考慮要不要進去。
畢竟愛梅嬸一家的事情,是真的讓人心累啊。
可昨天晚上,她又親口答應了今天要來給愛梅嬸看病,不進去一趟,也說不過去。
“小暖妹子,你來了。”
就在安小暖猶豫的時候,蹲在菜地旁拔草的阿鳳發現了她,并上前打招呼。
安小暖見狀,只能笑著點了點頭:“阿鳳嫂子,吃早飯沒有?”
這時,院子里的阿香和阿月聽到動靜,也趕忙放下手中的活兒,蹬蹬蹬跑出來。
“嬸子。”
“小暖嬸子……”
兩姐妹還是有點怯生生的,但望向安小暖的那雙大眼睛,卻充滿了期待。
也不知道是期待
安小暖能治好她們阿奶的病,還是期待安小暖能幫忙說服她們阿奶。
“你們快去叫阿奶起床,就說小暖嬸子來給她看病了。”
阿鳳見兩個孩子杵在院門口,便將她們打發回屋。
隨后,才十分不好意思地解釋:“昨天夜里睡得晚,我婆婆還沒起來哩。”
言畢,也不等安小暖開口問她,她便一臉羞愧道:“小暖妹子,我……我盡力了。
昨天夜里回來,我勸了我婆婆很久,可她……她還是不答應跟我們走。”
安小暖一點都不意外,畢竟她心里早有猜測。
所以,在聽完阿鳳的話以后,她只是點了點頭,什么都沒說。
很簡單的道理。
牛不喝水,她不能強摁牛頭。
對方不愿意吃的飯,她不能嚼爛了塞到人家嘴里。
愛梅嬸不愿意走,她能怎么辦?
總不能像張翠花說的那樣,把人敲暈了扛出去吧?
呵。
她是誰啊?
有什么資格這么做?
當然。
這種事情如果阿鳳要做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就看阿鳳自己怎么選擇了,反正與她這個外人無關。
安小暖現在就是履行承諾,進去給愛梅嬸看一次病,看完了就走。
不過,阿鳳似乎還有什么話想說?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也沒領著安小暖進院子。
兩個人就這么面對面站著,沉默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