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暖贊成:“正是這個道理呢。”
……
由于大寶正月十六要回鹿鳴學院上課,所以年初八這天一大早,安小暖一行人就啟程去寶山府了。
正值過年,杜夫子那邊也沒辦法給安小暖找到合適的人來杏花村當教書先生,所以安小暖這次離開,沒有帶走方朝陽。
“你先留在家里吧,新的教書先生我已經拜托杜夫子幫忙找了,想來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
屆時,你跟新的教書先生交接一下工作,再隨著送貨隊伍一起去寶山府。”
方朝陽自然沒有意見。
她在這里教書教得久了,對課室里的孩子們多多少少都有感情,在沒有把孩子們的學習問題安排好之前,她也是不放心離開的。
聽說方朝陽還能留下來待一陣,劉氏羨慕不已:“小暖啊,要不我和三丫也過一陣再去寶山府吧?我們留下來等朝陽。”
劉氏還是更喜歡待在杏花村。
認識的人多,閑來能跟鄉親們聊聊天,還能去地里種種菜,到山里找找野味。
去寶山府有什么意思啊?吃的菜還得上街去買,左鄰右舍沒一個認識的。
所以當安小暖和大寶二寶三丫圍著她,宣布年后要一起去寶山府時,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可她一個人,哪里拗得過四個人啊?在反抗了兩天后,終于還是敗下陣來。
如今聽說方朝陽能晚些時候去寶山府,她的心里頓時燃起了新的希望。
能拖一天是一天咯~在杏花村多快活呀!
然而,她話音方落,安小暖便瞥了她一眼:“請您現在,立刻,馬上,坐到馬車里去!”
劉氏:“……”
行吧。
誰讓她是個聽兒媳婦話的好婆婆呢?
雖然磨磨蹭蹭的,滿臉不情愿,但還是乖乖上了馬車。
哦對了,丁福寶也跟著安小暖一起去寶山府。
張翠花從安小暖這里回去后,便跟兩個兒子進行了一番認真且嚴肅的談話。
福寶得知自己能去寶山府學武,立馬就表示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兒,還保證自己會好好學,等學成歸來,不僅能保護家人,還能幫安小暖管好送貨隊伍。
喜寶則拒絕了安小暖的好意,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即便有了旁聽的機會兒,能得到歐陽山長和大寶的指點,他也走不了科舉之路。
莫說秀才了,就是童生,他都沒信心能考得上。
如今這樣挺好。
認得一些字,能打算盤會算賬,能明辨是非黑白,也不算白跟方朝陽讀了幾年書。
再說了,相較于參加科舉,他更喜歡撥弄算盤,喜歡記賬,跟銀錢打交道。
而且,他也不想離張翠花太遠。
他是長子,得留下來照顧老娘,照顧弟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