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就地盤坐,布下法陣籠罩彼此。
而后易玨在霓裳吃驚的眼神中,再掏出一座小法陣,只方圓之地,籠罩易玨。
霓裳這下子可謂是如鯁在喉!
隨后氣憤的有樣學樣。
不過隨著其盤坐后嘴角的笑意,顯然是剛剛的所作所為皆是裝的,真要是這么輕易的便相信了他人,只怕她還要懷疑眼前之人是不是值得合作了。
隨著道道法陣籠罩,眾人皆是參悟著眼前的劍意。
管他學不學劍,悟就完了。
這要是不參與,豈不是不合群!
隨著眾人的參悟,數日過去了。
易玨徜徉在劍意長河里,見識到了一道又一道奇怪又理所應當的劍意。
火之劍意,有烈火,有冥火,有冷火,有爆炸,有寂滅,數不勝數。
而單就寂滅劍意,又有死寂,靜謐,死寂等等不同的詮釋與分支。
更別提一些奇怪的劍意,如方圓、星極、不朽等等,雖強大,但虛無,顯然是只有理論,而并無實際劍意衍生。
易玨心中涌起萬丈豪情,想要將這些劍意盡數參悟。
熟知僅僅是一道最基礎的火之劍意,便將其攔住了。
易玨所接觸的火,僅有一幽冥靈火,使用次數還不多,何談火之劍意。
<divclass="contentadv">但是對水的理解,與這水之劍意的有大相徑庭,易玨感悟了一會兒以后便放棄了。
而是選擇見識諸多劍意。
這些,并不是真的劍意,也并無真正的攻擊力,更無太多的奇妙。
易玨發現了,這些劍意只怕是天劍子以天劍境界結合自身的功法,強行凝練出來的一式神通,而并非真實存在的。
只怕這天劍子,從未參悟過這些劍意,只是以特殊的方式驅使了,更以特殊的方式留了下來罷了。
不過這卻給易玨打開了一點思路,修仙界從來不缺實現一門想法的手段,缺的更多的是想法。
不過對于現在的易玨而言,這世間強大的秘術都來不及學完,更別提自創的一些秘術了,更是難登大雅之堂。
只將此事記下,感悟到的諸多劍意記錄下來,收藏下去。
待得化嬰,或者化神,有時間有精力的,再來研究這些奇思妙想。
眼下自身要做的,僅僅是擇一而用,而后苦修自身的秘術,提升修為戰力即可。
有這時間,還不如盡快將自身修為精煉完成,而后快速突破到筑基中期巔峰呢。
一想到這里,心念堅定的他毫不客氣的選擇了一門最易入門的風之劍意,而后安心感悟了起來。
風,隨處可見。
天地間至柔之物,遠比水溫柔。
水拂過臉頰尚且有感覺,微風拂面有時人亦不知。
樹動、云動,方知有風拂過。
但是若覺得風只有柔,這道劍意是感悟不出來的。
因為柔,不是它的本質。
它的本質是剛柔并濟。
風,遇火便是野火燎原。
風,遇水便是海嘯沖天。
風有弱,弱不可聞。
風有強,無堅不摧。
此時的易玨為何想感悟此道劍意,答案當然是在天劍子身上。
易玨身上并無劍法傳承,掩月宗有劍技,合歡宗自然也有,但是易玨并未學,他連一把劍都沒有,學什么劍法。
刀法倒是不錯,身法亦是不錯。
不過他沒有,天劍子卻是給他留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