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昂親提兩萬五千精兵往黎陽去了,欲在黎陽修整一番。
其時守黎陽、官渡這一塊者,曹洪也,乃曹昂族叔,是以曹昂前去拜見。
軍至黎陽,屯扎完畢,曹昂引一二人帶禮物來見曹洪。
時曹洪研究曹昂屯田之策,然布置下去,執行的卻不是那么靈巧,時長嘆道:“吾才疏,不如子修也。”
聞曹昂引軍來,曹洪忙出而接之,曹昂拜道:“子修拜見叔父!”
曹洪大笑:“今子修出戰冀州,袁氏二子可定矣。”
“叔父謬贊,叔父攻城略地統兵征戰多年,昂不及也!”
二人攜手入帳。
曹洪道:“今子修可有計破袁熙否?”
曹昂搖頭,“如今未看情勢,未探虛實,不敢妄動。”
曹洪心下暗贊,不驕不躁,心下沉穩,當真有大將之風。
曹洪長嘆一聲:“子修所出屯田之計,實乃屯兵駐扎之良謀,然調度時吾甚是吃力,子修可有良才薦于吾?”
曹昂沉吟,遂苦笑道:“叔父可是難住小侄了,如今徐州一州之地,吾可用者不過楊修、陳登、魯肅三人,如此還是捉襟見肘,諸多政務亦需吾親自決斷!”
曹洪苦笑:“子修說的是,想當初吾與汝父起兵之時,那會重視這些謀士,以為爭天下算是憑借手中兵戈,如今輪到守城池方才發現謀士是有多么重要!”
曹昂苦笑,“叔父說的對,打天下是武將的事,治天下還要依賴文官。”
曹昂道:“叔父,若說到出謀劃策之人,吾這里倒是有一人選,不過其是否愿意為叔父做事,吾就不知了。”
曹洪笑道:“不肯?不肯就把他綁過來!如今全軍上下誰不學汝?拿了沮授,他不愿意為汝效力,汝到好,把他扔到許都宅子里好吃好喝養著,就是不搭理他,據說這廝可是罵了汝整整幾個月!”
曹昂大笑,回想起破袁紹時擒拿沮授,不由得失笑。
“此人名喚司馬懿,乃是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吾父為司空之時聞其才名,曾征召于他,可此人詐稱風痹,瞞過吾父,吾聞說此人甚有才學,可征而用之。”
曹洪皺眉道:“此人曾蒙騙于丞相?”
曹昂道:“那些漢室老臣,頑固不化,吾父供養于此輩之人,反罵吾父為漢賊,具皆小事,能為吾所用即可,叔父謹記,可用之為內政,不可使之統軍,此人有鷹狼隱忍之相,不可小覷!”
曹洪心中一震:“這司馬懿有如此本事?敢當子修之評?”
曹昂正色道:“昂所言,句句屬實!”
曹洪正色道:“如此吾必慎而用之。”
曹昂拱手:“叔父自決。”
曹洪遂供給曹昂軍酒食,曹昂待軍飽餐,拜辭曹洪,引大軍往冀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