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里,陳易不禁開始懷疑,這個鄰居是正常人嗎?
哪有因為兩句口角就要殺人的,正常人最多是罵回去吧?
而這時,畫面還在繼續。
于紅霞被殺死后,兇手怕被人發現;
趁著夜黑風高,把她的尸體丟棄到陽澄湖畔,一個野草叢生的隱秘處。
于紅霞的尸體就這么日日夜夜泡在水里,尸身上逐漸裹滿了尸蠟;
直到大半年后,才被路過的人發現。
2015年5月19日早上,一位散步的大伯來到附近河邊散步;
突然,他看到河邊躺著一具女尸,嚇得他立馬報了警。
警方立刻趕到現場調查,發現河邊應該不是第一現場;
女尸身上有多處傷口,所以可以判斷是他殺。
發現尸體時,尸身上已經形成了全身尸蠟,面目全非,毫無辨認價值。
尸蠟在水下或其他潮濕不通風的環境下形成,由此可見,女尸之前一直浸泡在水中;
經過法醫推斷,女子死亡時間在半年以上。
為了更進一步判斷尸體的來源,警方找來水利部門技術專家,來測量這條小河的流向和流速;
經過測量,這條小河平時的流速基本為零,只有在汛期的時候才有流速。
而蘇州的汛期在5月到9月,由此可見,這個半年的尸體并不是從上游漂來的。應該是在附近拋尸。
同時,警方在dna庫中對比了女尸的dna,但是并沒有結果;
于是警方只好調整偵查方向,從報案的失蹤人口中查找有效信息。
查找中,2015年1月的一條失蹤報案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報案人叫胡自強,據胡自強說,2014年,自己的妻子來蘇州打工;
幾個多月后,就聯系不上了。
警方根據胡自強妻子的失蹤時間、身體情況、是否生育等信息發現,其妻和女尸的情況比較吻合。
警方通過調查了解到,于紅霞生前在蘇州的一個電子廠打工;
社會關系簡單,平時就是上班下班,娛樂活動很少。
去年十月,于紅霞找到了另外一個電子廠的工作,面試都通過了;
但是后來,卻并沒有去新單位報到。警方判斷,于紅霞應該就是在這段時間遇害了。
經過對于紅霞生前生活軌跡簡單的情況,警方判斷于紅霞生前居住的地方應該是第一被害現場,于是開始著手調查于紅霞生前的租房;
根據于紅霞的生前活動特點,警方開始重點調查于紅霞生前出租屋的鄰居們,于是,犯罪嫌疑人高小龍浮出水面。
高小龍住在于紅霞隔壁的房間,案發后就去向不明;
據高小龍的前女友反映,2014年底,她發現高小龍手上有傷,傷口很深卻沒有處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高小龍此人,之前曾經因搶劫盜竊入獄三年;
此外,警方還在于紅霞的房間內找到了其他人的血跡,經過dna檢驗,正是屬于高小龍!
警方立刻開始抓捕行動,2015年5月30日,高小龍在出租屋被警方抓獲;
很快,高小龍也迎來了他的宣判,死刑。
直到高小龍被宣判死刑后,所有畫面才逐漸消散;
也就是說,于紅霞的怨氣支撐著她,記錄了之后這一年發生的事。
說實話,她確實死的冤枉;
誰能想到吵兩句架就把命吵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