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監丙吉害怕下次再有人來牢獄中查這個小男孩的身份,便準備給他安個新身份,要秘密地將他送出大牢去,確保他的安全!
后來廷尉監丙吉自己立了一份外來親戚的遺囑,說這個孩子是他的親戚的遺孤,名叫劉病已,最后以親戚遺孤的名義,將他送出監獄去。
之前在獄中時,丙吉深知這個嬰兒的處境危險,他經過深思熟慮后,謹慎地挑選了女囚犯胡組和郭征卿來照顧還是嬰兒的劉病已。
丙吉暗中觀察過這兩名女囚犯許久,發現她們雖身處牢獄,但心地善良且富有同情心。
他找到她們,嚴肅地與她們交談,告知她們這個孩子身份特殊,需要她們用心照料,并且承諾會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予她們一些優待。
胡組和郭征卿看著襁褓中的劉病已,那粉嫩的小臉和無辜的眼神瞬間觸動了她們內心的柔軟之處,她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丙吉的要求。
從那以后,胡組和郭征卿就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對待劉病已。
牢房的環境陰暗潮濕,為了讓劉病已睡得舒服些,她們從自己本就單薄的被褥里抽出一部分棉花,仔細地鋪在一個小角落里,做成一個簡易的小床。
給他喂奶時,胡組總是先將奶液滴在自己的手背上試好溫度,確保不會燙到這個小嬰兒~
郭征卿則在一旁拿著一塊小布巾,隨時準備給劉病已擦嘴。
換尿布的時候,她們動作輕柔而熟練,先輕輕地解開舊尿布,再用溫水仔細地擦拭劉病已的小屁股,然后鋪上干凈柔軟的尿布,整個過程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他。
夜晚,當劉病已哭鬧不止時,她們就輕聲哼著搖籃曲,那歌聲在寂靜的牢房里回蕩,充滿了溫柔與慈愛。
胡組會輕輕地搖晃著他,郭征卿則在一旁用手輕輕拍著他的背,直到他再次入睡。
在那個充滿壓抑和危險的監獄環境里,她們用自己的愛與關懷,為劉病已營造出了一片小小的溫暖港灣。
劉病已在丙吉的安排下,被送到了長安城外一個偏遠的鄉村。
丙吉為他尋了一戶善良樸實的農家,這家人心地善良,對劉病已視如己出。
劉病已初到這戶農家時,怯生生的,眼中滿是對陌生環境的不安。
農家人熱情地迎接他,女主人笑著拉過他的小手,男主人則幫忙把他那少得可憐的行李拿進屋里。
農家人拿出家里最好的被褥給他鋪床,那床被褥雖然破舊,但卻被洗得干干凈凈,散發著陽光的味道。
女主人還特意為他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湯,面湯里有一個煎得金黃的荷包蛋和幾根翠綠的青菜。
她把面湯端到劉病已面前,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眼里滿是慈愛,還輕聲叮囑他慢慢吃,不要燙著。
這戶農家以耕種為生,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一家人總是其樂融融。
劉病已也漸漸融入了這個新家庭,他跟著農家的男主人學習農耕技巧。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田野上時,男主人就帶著劉病已來到田地里。
男主人彎下腰,拿起一顆種子,耐心地向劉病已講解如何辨別不同的農作物種子,從形狀到顏色,再到觸感,一一細致地說明。
在播種的時候,男主人又示范如何根據時節,按照一定的間距和深度將種子播下,劉病已學得認真,眼睛緊緊盯著男主人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步驟都牢記于心。
女主人則手把手地教他紡織和烹飪!
在紡織時,女主人先把紡車調整好,然后坐在劉病已身后,雙手握住他的小手,慢慢地引導他如何轉動紡車,如何控制紗線的粗細。
在烹飪方面,女主人從如何生火開始教起,告訴他怎樣挑選干燥的柴火,怎樣用火種引燃。
然后教他做簡單的農家小菜,像炒青菜時,要先把青菜洗凈,切成合適的長度,鍋中放油,等油熱到微微冒煙時再倒入青菜快速翻炒,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劉病已學得認真,心靈手巧的他很快就能幫著分擔不少家務。
他學會了織簡單的布紋,還能做出幾道可口的農家小菜。
農家里還有一個比劉病已稍大些的孩子,他帶著劉病已在鄉間玩耍,捉泥鰍、捕蟬,讓劉病已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簡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