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賓車門才緩緩打開。
只見一個中年男人,率先走出。而后快步來到另一側,親自打開車門,恭敬的將一位面容抖擻的老者請下車。
來人,正是鄭定邦和劉立勛。
“鄭老,您到陳家做客,真是讓陳家蓬蓽生輝!”
陳國華第一時間走上前,語氣激動的看著鄭定邦,說道。
“國華,許久不見,你看起來還是這般硬朗,一如你當年的風采。”
鄭定邦望向陳國華,眼眸泛著精芒,臉上更是不經意的露出和藹笑容。
盡管如此。
他常年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散發出不怒自威的氣場。
除了陳國華和陳天銘神色如常外,其余眾人多少還是受到了影響。
畢竟。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鄭定邦。
有這種反應,一點都不奇怪。
“鄭老謬贊了。”
“知道您要到陳家做客,我早已備好了茶水和點心,您里面請。”
陳國華做出請的手勢,語氣恭敬的說道。
“好,有心了。”
鄭定邦頷首點頭,隨后便邁步前進。
只是眼睛余光,不經意的朝陳天銘瞥去。
畢竟現場中,唯有陳天銘一個年輕后輩。
而他又與陳家一同出來迎接。
因此,他的身份便不言而喻。
陳天銘也感受到了鄭定邦的掃視,不過他一臉淡然,并未感到任何不適。
一行人。
很快就抵達陳家會客廳。
隨著眾人落座,管家把準備好的茶水和點心,端到鄭定邦和劉立勛桌前。
他們是陳家貴客,隆重招待也在情理之中。
“天銘,過來,向鄭老問好。”
陳國華清楚的知道。
鄭定邦此行,就是沖著陳天銘而來。
所以,不等鄭定邦開口,陳國華目光便看向陳天銘,示意讓他主動跟鄭定邦打招呼。
聞言。
陳天銘立馬起身,不卑不亢的走到鄭定邦身前,語氣中充滿敬意:“鄭老,晚輩陳天銘,向您問好。”
“你就是陳天銘?那個書寫了經濟方針和一系列經濟建設的推行政策的優秀小輩?”
鄭定邦抬眸,目光很快落在身上,仔細的打量了一番。
模樣倒是生得俊俏,而且氣質非凡。
“嗯,是我。”
陳天銘微微點頭。
“你寫的那篇文章,我看了。”
“立意深遠,塑造性很強,非常貼合我們龍國當前經濟形勢。”
鄭定邦言語中滿是贊賞。
看得出來,他對陳天銘評價很高。
這一幕。
落在陳國華,以及陳家眾人眼中,令他們感到非常激動。
“鄭老過譽了,那些不過是晚輩個人拙見,不及的您胸中溝壑萬分之一。”
對于眼前這位內閣元老,鄭定邦。
陳天銘也是有所了解。
鄭定邦,男,漢族,1922年出生于鄂北省烏江縣錢塘村。
1938年參軍,加入革命斗爭。
從大頭兵做起,靠著過硬的軍事素質和機敏的頭腦,在上百場槍林彈雨的戰役中,不斷完成上級指示和各種艱巨任務,立功授獎無數。
僅僅幾年時間,職位就一路飆升。
連長,營長,團長,再到作戰參謀長。
與爺爺陳國華一樣,都是從戰火中淬煉,從微末一步步崛起的鐵血英雄。
建國后,憑借軍中獲取的眾多功勞,被授予開國十大上將,兵器并且位列前茅。
后來。
經國家開會研究,他被委派去毛熊國深造,進行經濟建設方面的研究。
回國后,更是被中樞委員會一眾推舉為內閣元老,主管龍國經濟建設和發展,權勢滔天。
哪怕是中樞委員會的長老們,也要敬重三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