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既不像石頭那樣堅硬,
也不像金屬那樣冰冷,而是給人一種似石非石、似金非金的奇妙感覺。
這種材質的特殊性使得碑柱看上去更加神秘莫測,仿佛它并非來自這個世界。
而在碑柱的表面,密密麻麻地刻滿了各種古老的符號。
這些符號如同蝌蚪文一般,蜿蜒曲折,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復雜而又精美的圖案。
每一道符號都蘊含著驚人的能量和智慧,
它們似乎在訴說著一段久遠的歷史,又仿佛在揭示著宇宙的奧秘。
在外人眼中,這座“天目觀碑”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碑柱而已,
然而在林北的神念視角中,它卻是一座由多重法則結構構建而成的意識迷宮。
這座迷宮錯綜復雜,充滿了無數的岔路和陷阱,
稍有不慎,就會迷失其中,永遠無法找到出口。
“這是……古神智慧留下的意識網絡?”林北內心震動。
天目觀碑之“天目”,并非肉眼可見,而是一種象征著超越凡智的“神識視野”。
他閉上眼,強行激活圖紋神識的第三脈“歸元胎海”,
將全部感知灌注進碑體,頓時,意識被強行拉入一個浩瀚無垠的意識領域。
“天目幻境”。
他仿佛變成了一個沒有實體的幽靈,輕盈地飄蕩在無邊無際的光海之中。
這片光海似乎沒有盡頭,四周彌漫著由符文法則交織而成的“道鏈”和“結構光柱”,
這些“道鏈”和“結構光柱”密密麻麻,縱橫交錯,仿佛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迷宮。
每一根“道鏈”都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氣息,
它們代表著一種已知或未知的古老力量,
這些力量或許來自宇宙的某個角落,或許是某個遠古時代的遺留。
“靈魂震蕩、元素重組、時間延折、混沌擬態、萬象分層……”
林北默默地念著這些詞匯,他能感受到這些詞匯所代表的力量是如此的深奧和強大。
每一層邏輯構架,都是一位遠古存在在智慧頂峰的結晶,它們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智慧。
這些遠古存在或許早已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
但他們的智慧卻通過這些邏輯構架得以傳承。
若是一般的圣人,即使他們的神魂再堅固,一旦進入這個地方,
也會瞬間迷失方向,被這錯綜復雜的“道鏈”和“結構光柱”所困,
陷入無法掙脫的“神識錯亂”之中。
然而,林北卻與眾不同。
他的圖紋系統源自混沌骸骨,而“混沌”本身就超脫于萬法之外,它以不規則的方式對抗著法則的規則。
因此,林北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試圖去理解這個龐雜的結構,
而是以混沌神識為“火種”,在這浩瀚的天目幻境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認知領域。
“第一步:搭建自身圖紋與古碑共鳴結構。”
林北開始嘗試與天目觀碑中的符文進行“橋接”。
識海中三條圖紋主脈盤旋升騰,如三條鎖鏈,試圖在碑中萬象道鏈中尋覓對應節點,建立回路。
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斷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