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的守軍雖然早有準備,但在大齊軍隊如此猛烈的攻勢面前,他們的防線開始出現了裂痕。城墻上的箭矢如同暴雨般傾瀉而下,滾木礌石也不斷地從城頭拋下,試圖阻擋大齊軍隊的腳步。然而,這一切都無法阻止大齊軍隊的沖鋒。
戚華和李晟指揮若定,他們利用云梯、攻城槌和投石車等攻城器械,對城墻進行了全方位的打擊。在一次次的沖擊中,城墻的一處薄弱環節終于被攻破,大齊軍隊的先鋒部隊如同利箭一般穿透了城墻的防線,沖入了晉中城內。
城內的戰斗異常激烈,雙方在狹窄的街道上展開了殊死搏斗。大齊軍隊的士兵們展現出了驚人的戰斗力和頑強的意志,他們在戚華和李晟的帶領下,一步步推進,逐漸占據了上風。城內的守軍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抵抗后,終于因為傷亡慘重和士氣低落而敗退。
經過一番血與火的洗禮,晉中城終于在大齊軍隊的掌控之下。城內的居民們在戰斗結束后,紛紛走出家門,他們看到了大齊軍隊的紀律和仁慈,心中的恐懼和疑慮逐漸消散。戚華和李晟的軍隊再次證明了他們的軍事才華,他們的勝利不僅在于武力的征服,更在于人心所向。
時間來到了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十,大齊軍隊終于抵達了太原。這座位于北方的重要城市,城墻高聳堅固,守城士兵士氣高昂,嚴陣以待。面對如此強敵,戚華和李晟深知這場戰斗將異常艱難。
在城外安營扎寨后,兩人開始商討進攻策略。太原的守軍與以往遇到的敵人不同,他們擁有豐富的戰斗經驗和嚴密的組織體系。此外,城內儲備著大量的糧草物資,可以支撐長期的守城戰。
戚華和李晟決定采取心理戰和圍困相結合的策略。他們先是派出使者,向城內的守軍和百姓宣傳大齊帝國的仁政和對未來的承諾,試圖動搖守軍的決心。同時,他們命令士兵挖掘壕溝,構筑工事,準備長期圍困太原,迫使其投降。
在隨后的日子里,太原城內外的戰斗愈發激烈。戚華和李晟精心指揮,每一次出擊都精準有力,逐漸削弱了守軍的抵抗意志。城內的居民也在戰斗中感受到了大齊軍隊的仁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暗中支持大齊。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城內的守軍開始出現了分裂,部分將領開始秘密與大齊軍隊接觸,探討投降的可能性。
終于,在正月二十五日,太原城內的一部分守軍在夜幕下悄然開城,迎接大齊軍隊入城。戚華和李晟率領軍隊和平接管了太原,避免了更多的流血沖突。太原的百姓在經歷了短暫的恐慌后,很快感受到了大齊軍隊的公正和秩序,他們開始協助軍隊恢復城市的正常運作。
隨著太原的收復,大齊軍隊在中原地區的控制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戚華和李晟的名聲如日中天,他們的軍隊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守護神。他們繼續向北推進,每一步都穩扎穩打,不斷擴大著大齊帝國的疆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