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華和李晟深知,強攻呂梁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他們決定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一方面切斷呂梁與外界的聯系,另一方面派出使者,試圖通過談判來勸降守軍。同時,他們還秘密派遣了一支精銳小隊,繞過呂梁,前往其后方的重要補給線,意圖切斷守軍的后勤支援。
日子一天天過去,呂梁城內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守軍雖然堅守城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糧草和水源逐漸成為問題。城內的居民也開始感到焦慮和不安,他們渴望和平,但又害怕投降后的命運。
就在這時,戚華和李晟收到了來自呂梁城內的密報。原來,城內有一部分守軍和居民已經厭倦了戰爭,他們愿意暗中協助大齊軍隊,只希望能夠早日結束這場無謂的沖突。戚華和李晟立刻調整了戰略,他們決定在夜色的掩護下,與城內的內應里應外合,發動突襲。
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大齊軍隊悄悄接近了呂梁城。城內的內應按照約定打開了城門,大齊軍隊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守軍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措手不及,城內的戰斗異常激烈。但大齊軍隊的士氣高漲,他們憑借著出色的戰術和勇猛的戰斗力,很快就控制了局勢。
乾隆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當第一縷晨光照亮了呂梁城,大齊軍隊的士兵們已經在城墻上掛起了嶄新的旗幟。城內的街道上,居民們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他們的眼中既有對未知的恐懼,也有對和平的渴望。戚華和李晟騎馬巡視著這座剛剛歸順的城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勝利者的自信,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深思熟慮。
隨著呂梁的收復,大齊帝國的疆域再次得到了擴展。戚華和李晟的名字如同春風中的柳絮,迅速傳遍了中原大地。他們的軍隊繼續北上,一路上所向披靡,無人能擋。他們的目標是統一中原,實現帝國的偉大復興。而在他們的身后,是一片片被征服的土地,以及無數心懷感激的百姓。大齊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軍抵達了晉中。這座城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連接南北的交通要道。晉中的城墻堅固,城內守軍亦是精銳之師,他們早已聽聞大齊軍隊的威名,因此加強了城防,準備迎戰。
戚華和李晟站在晉中城下,他們的目光穿透了城墻,仿佛能看到城內守軍的緊張和戒備。他們知道,晉中的收復將是他們北進路上的又一重大考驗。但他們并不急于進攻,而是采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同時派出使者,試圖通過談判來勸降守軍。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大齊軍隊在晉中城外扎營,他們并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攻擊,而是通過小規模的試探性戰斗來觀察守軍的反應。戚華和李晟利用這段時間,仔細研究了晉中的地形和城防,制定了詳細的攻城計劃。
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當天邊的第一抹魚肚白還未完全褪去,大地仍沉浸在夜的余韻中,大齊軍隊的號角聲便已劃破了寂靜的清晨。這聲音如同古老的召喚,喚醒了沉睡的戰士們,也宣告了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戚華和李晟,這兩位身經百戰的將領,站在軍陣的最前方,他們的目光堅毅而深邃,仿佛能洞悉戰場的每一個角落。隨著一聲令下,大齊軍隊的攻勢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涌澎湃地向晉中城墻沖擊而去。士兵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他們的吶喊聲震天動地,仿佛要將所有的勇氣和力量都傾注在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