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封藏在實驗數據中的信,日期是林小雨死前三天。
致發現這本筆記的人:
如果你讀到這些,我已經不在了。
石井四郎不會允許我的研究成果存活,正如他不會允許我活下去。但請相信,這個解毒劑有效。它不僅對抗‘櫻花雪’,還能標記接種者的基因,使所有基于類似原理的武器失效。
我哥哥林少陽不知道這個研究。他是個好人,不該卷入這種罪惡。如果有機會,請告訴他,妹妹為他驕傲。
最后的請求:請救救那些孩子。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夢想,有未來。林小雨。
信紙上有干涸的淚痕。
胡天佑小心地折好信紙,放入胸前的口袋:“我們會完成她的遺愿。”
郭嘉玲已經開始整理筆記中的關鍵部分:“需要聯絡重慶方面,這個配方必須大規模生產。”
胡天佑點點頭,看向窗外。
碼頭上,日軍正在搜查每一艘船。
香港的天空烏云密布,但西方天際,一縷金色的陽光頑強地穿透云層。
雨水順著碼頭倉庫的鐵皮屋頂嘩啦啦地流淌,如同一曲無休止的悲歌。
胡天佑靠在潮濕的木板箱上,借著煤油燈的微光檢查左臂的傷口。
繃帶已經被血和雨水浸透,散發出淡淡的鐵銹味。
每一次呼吸,折斷的肋骨都像刀割般疼痛。
郭嘉玲蹲在角落,將林小雨的筆記和實驗數據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整理著。
她的手指在顫抖,不只是因為寒冷。
“找到了,”她突然低聲說道,指著一頁被水浸濕大半的筆記,“林小雨提到的海藻采集點——西貢海邊的一個隱蔽海灣。”
胡天佑艱難地挪過去,每移動一寸都是折磨。
煤油燈的光暈照在那頁筆記上,確實有一幅手繪的小地圖,標注著幾種不同海藻的生長區域和采集方法。
“離這里二十多里,”他估算著距離,“日軍肯定封鎖了主要道路。”
郭嘉玲將筆記收進防水油布包,系在腰間:“我天亮就出發。”
“我們一起。”胡天佑試圖站起來,卻因一陣劇痛跌坐回去。
郭嘉玲按住他的肩膀:“別逞強,你這樣子走不出五百米。”她檢查了他的傷口,臉色變得凝重,“傷口感染了,肋骨可能刺傷了肺葉,你需要立刻看醫生。”
“全香港的醫生不是被日軍控制,就是在忙著救治中毒的市民。”胡天佑咳嗽了幾聲,嘴角滲出一絲血沫,“沒時間了。”
郭嘉玲從醫藥包里取出抗生素和繃帶:“至少讓我重新包扎一下,如果你也倒下,那些犧牲就白費了。”
胡天佑沒有再反對。
當郭嘉玲拆開染血的繃帶時,他咬緊牙關,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珠。
傷口已經發炎化膿,周圍的皮膚呈現出不健康的紫紅色。
“需要清創一下傷口,”郭嘉玲的聲音繃得緊緊的,“沒有麻醉藥,會非常疼。”
胡天佑抓起一根木棍咬在嘴里,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