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傷勢不輕,必須想辦法處理傷口,不然會血盡而亡。
胡天佑躲進一條小巷,撕下襯衫包扎傷口。
子彈穿透了肩膀,沒有留在體內,但他流血嚴重,身體變的十分虛弱。
他知道全城很快就會戒嚴,必須盡快出城。
幸運的是,他早有準備,在多個地點設置了緊急逃生物資。
胡天佑來到一個事先安排的安全屋,那里有藥品、現金和假證件。
他簡單處理了傷口,換上普通市民的衣服,準備混出城去。
然而,當他接近城門時,發現檢查異常嚴格,所有出城人員都要接受詳細盤查和身份核對。
顯然,敵人已經封鎖了所有出口。
胡天佑轉而考慮通過水路離開。
南京臨江,有不少漁船和小貨船往來。
他來到碼頭,尋找機會。
在一家小酒館里,他聽到幾個船工在討論今晚的貨運安排。
一艘貨船即將啟航前往武漢,船主正在招募臨時幫手。
胡天佑上前應聘,聲稱自己是個失業工人,需要工作養家。
船主見他一米八幾的個子,身體強壯,便同意雇傭他。
然而,就在貨船即將離港時,一隊憲兵來到碼頭,開始搜查每艘船只。
胡天佑意識到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不能束手就擒。
他悄悄潛入水中,利用碼頭木樁作為掩護,向江中游去。
江水寒冷,肩上的傷口劇痛,但他咬牙堅持著。
一艘小船從江心駛過,胡天佑奮力游近。
船上是一位老漁夫,見到他后急忙將他拉上船。
“年輕人,你這是怎么了?”老漁夫關切地問道。
胡天佑編造了一個故事。
“我是北邊來的,家鄉鬧饑荒,來南京投親不遇,又被壞人打傷扔進河里。”
老漁夫同情地說道:“我送你到對岸吧,那邊安全些。”
在對岸登陸后,胡天佑感謝老漁夫,然后開始了陸路逃亡。
他知道敵人很快會在對岸展開搜索,必須盡快遠離南京。
經過兩天艱難跋涉,胡天佑來到了新四軍控制區。
當地部隊立即將他送往野戰醫院治療,同時通知了上級。
在醫院養傷期間,胡天佑將獲取的情報整理成詳細報告,通過內部渠道送往延安。
這些情報包括:鈴木敬司等日本戰犯被國民黨聘為顧問的確鑿證據;他們參與制定的針對解放區的作戰計劃;國民黨高層與日本戰犯會面的照片和記錄。
首長親自閱讀了胡天佑的報告,立即指示新華社等媒體準備材料,擇機向全國公開這一驚天丑聞。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在《解放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揭露國民黨勾結日本戰犯的反人民行徑》的長文,附有多張清晰照片和文件復印件。
文章發表后,全國嘩然。
各界人士紛紛譴責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行為,連國民黨內部也出現了強烈批評聲音。
在國際上,這一丑聞導致國民黨政府形象嚴重受損,多國表示譴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