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佑保持鎮定,微笑道:“將軍何出此言?我是合法的商人,有正式邀請函。”
陳大慶按了一下桌上的鈴,幾名持槍警衛沖了進來:“搜他身!”
胡天佑知道隱藏的相機一旦被發現,自己就完了。
在警衛靠近的瞬間,他突然行動,擊倒最近的一名警衛,奪門而出。
警報大作,整個莊園陷入混亂。
胡天佑憑借對地形的記憶,向莊園后門跑去。
子彈從他身邊呼嘯而過,他感到腿上一痛,但繼續奔跑。
就在即將被追上時,預先安排在莊園外接應的行動組成員及時出現,火力掩護他撤離。
雖然行動組成功救出了胡天佑,但這次行動打草驚蛇,鈴木敬司和其他日本顧問立即轉移,失去了蹤跡。
胡天佑深感自責,但上級沒有責怪他:“你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揭露了國民黨與日本戰犯的勾結,現在重要的是下一步行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特別行動組繼續追蹤日本顧問的行蹤。
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國民黨節節敗退,這些日本顧問也逐漸向南方轉移。
1948年底,行動組獲得確鑿情報:鈴木敬司等人已逃往臺灣,繼續為國民黨提供咨詢服務。
胡天佑向中央建議:“應該向國際社會繼續揭露這一行為,同時考慮在適當時機采取特別行動。”
首長同意這一建議,但同時指出:“目前我們的重點是解放全中國,這些戰犯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中國人民終將審判他們。”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胡天佑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心中充滿感慨。
新中國成立后,胡天佑繼續負責科技安全工作,同時參與了對戰爭罪犯的調查和追捕工作。
他提供的證據成為審判日本戰犯的重要材料。
雖然鈴木敬司等逃往臺灣的戰犯未能立即被緝拿歸案,但胡天佑堅信,總有一天,他們會被送上審判臺。
1950年春,胡天佑被任命為中央情報部副部長,肩負起保衛新中國安全的重任。
在就職儀式上,他回顧了自己從通化到南京的潛伏經歷,想起了那些為革命犧牲的戰友。
“這份工作不是關于個人榮譽,而是關于人民的安全和國家的未來。”他在日記中寫道,“只要帝國主義和反動派還存在,我們的斗爭就不會停止。”
一天晚上,胡天佑收到一封來自前線的密電:解放軍在西南地區抓獲了一名重要日本戰犯,此人曾參與南京大屠殺,后來被國民黨聘為顧問。
胡天佑立即前往審訊現場。
面對確鑿證據,那名戰犯最終認罪,并提供了其他戰犯下落的信息。
在返回北京的火車上,胡天佑望著窗外飛速后退的田野,心中思考著下一步行動計劃。
他知道,雖然新中國已經成立,但暗處的敵人仍然存在,保衛國家安全的戰斗永無止境。
火車駛過一座橋梁,
胡天佑想起了南京的日日夜夜,想起了那些與敵人周旋的危險時刻。
他輕輕撫摸肩上的傷疤,那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永恒的誓言:永遠保衛這片土地和它的人民,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