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可以放在東屋的外間里,外間和張順才家隔著里間。這樣,萬一姜抗抗踩縫紉機踩的晚了,張順才家不容易聽見。
對張順才這種心術不正的人,還是時刻提防的好。誰知道他知道姜抗抗自己偷偷給別人做衣裳,會想出什么壞點子來?在這個年代,私自做生意畢竟不合法。
另外,縫紉機的四個腿上,得綁些棉布減震。這樣,姜抗抗在踩縫紉機的時候,噪聲就會減小許多,更不容易被人發現。
這些,還只是最簡單的準備工作。還得準備幾套衣服做樣本,供過來看衣服的人們挑選。這個,都是現代裁縫鋪里具備的東西,姚遠是見過的。
在姜抗抗養病的時候,姚遠就根據姚大廈他媽留下的那本裁剪書里有的樣式,準備衣料。
那個時代,像這種裁剪書也都被毀掉了。新華書店里賣的新裁剪書,都是些藍灰中山裝的樣式,男女樣式都幾乎一樣。沒有裙子,沒有西裝,更沒有內衣一類的,屬于資產階級腐朽生活的東西。
而姚大廈他媽的那本五十年代的裁剪書,這些都有,甚至有雞腿褲、牛仔褲和喇叭褲。這讓姚遠十分吃驚,甚至懷疑這裁剪書是和他一樣,穿越過來的。
其實,五十年代好多流行的時裝樣式,到現在都不落伍。**十年代的流行時裝,基本都是照搬五十年代的,姚遠不知道罷了。
姚遠去買做樣品的布料,不能讓姜姨知道,知道了姜姨心里又會過意不去。
他手里有干搬運工掙的錢,可是布票就不夠了。他就托來挖廁所的劉二趕,讓他從農村里給他用錢換些布票來。等逐漸把需要的布料買齊,他手里的錢就又花光了。
到這時候,姚遠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而且,在他的感覺里,這個時代的人是單純的,沒有那么多復雜的想法。特別是姜姨一家,他已經拿著她們當自己的家人了,為他們花錢,他一點都不心疼。雖然日子過得艱苦,可是,他活的比在現代的時候,覺得有勁多了。
到這年秋天的時候,姜抗抗已經恢復的差不多,小臉上又出現了原先的兩朵紅暈。她因為得了肺結核返城,當然不敢隨便出門找別人去玩,怕有誰嫉妒她,把她身體沒病的事給透出來。那個時代,欺騙組織可是不得了的重罪。
在家閑的沒事,她只能跟著她媽學怎么使用那臺縫紉機。
姜姨就找些碎布頭,每天晚上教她怎么跑直線,怎么拐彎。很快,她都學會了,開始運用自如。
過了十月一,姚遠就和姜姨商量著,把自己的東屋騰出來,讓抗抗做裁縫鋪。
姜姨家太小了。給人家做衣服,難免會弄得屋里到處是布料和衣服。姜姨為人熱情,經常有人過來串門,讓人家發現了也不好。
姜姨就和姚遠,半夜里趁著天黑,把縫紉機弄到東屋里去,跟做賊似的。姚遠力氣大,一臺縫紉機自己扛著就弄過去了,姜姨只是在后面跟著。
看著姚遠把縫紉機放到外屋里,姜姨就悄悄問他:“你把縫紉機四條腿包起來干啥?”
姚遠不說話,只用手指指東邊。
姜姨就明白了,這是怕縫紉機干活的時候有響聲,讓東邊張順才家聽見。
接著,姜姨就發現,姚遠把北墻上的窗戶也從外面用磚給砌了起來,只留著最上面的氣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