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大家的話題,還是落到的姜美美給姜姨買的那雙皮鞋上。
的確,像姜姨這個年齡的的,在礦機這個地方,還真是很少有穿皮鞋的,連學校里的老師,穿的都是布鞋。只有幾個廠級干部的媳婦里面,像張順才媳婦,有穿皮鞋的。
最后論證的結果,就是姜姨自己覺得穿不出門,大家也別難為她。
可姜姨的腳是38號的,比抗抗和美美都大一號,這是她小時候爬山勞動造成的。姜姨的鞋,姊妹倆都穿著大,沒法穿。
皮鞋在那個年代可是珍貴的東西,這么白瞎了實在可惜。這可咋辦?
最后,還是姚遠想到了辦法。
美美能夠上大學,都是人家張代表給出的力,咱得應該感謝人家。就是不知道張代表夫人穿多大的鞋?美美買的這雙皮鞋很漂亮,在小城里還真買不到。
如果張代表夫人穿著合適,可以送給她穿,也權當是對人家表示感謝。
姚遠這個提議比較合理,大家一致同意。只是,怎么才能知道張代表夫人穿多大號的鞋呢?
姜姨說:“管她穿多大號的干啥?她穿著不合適不會再送給別人呀?我今晚就給她送過去!”姜姨好說道,辦這樣的事并不感到為難。
姚遠還是把姜姨勸住了。
做為后世的培養干部,他在這種事情上,比姜姨更有經驗。
現在住的都是平房,誰去誰家,都容易被別人看見。張代表現在是領導,姜姨這樣公開拿著東西去人家那里,影響不好。
姜姨就問:“那咋辦呢?”
姚遠說:“最好是等張代表媳婦下班的時候,姜姨你在前面的寬街上等著她,找個理由把她叫到咱們家里來,然后再把鞋給她。這樣,她拿著包從咱家出去,就不會被人懷疑了。”
這個辦法,當然就比姜姨直接去張代表家送鞋,好的多了。
姜姨就問:“大傻你這些心眼兒都是跟誰學的啊?”
姚遠說:“我自己琢磨的呀,這個還用跟別人學呀?”
姚遠這個辦法還真好使。張代表夫人正好就是穿38號鞋,還特別喜歡那雙皮鞋,還真就要了。
可是,不久之后,這事就讓張代表知道了,硬逼著自己媳婦給姜姨送了十塊錢過來。
美美買那雙皮鞋,總共才花了八塊多錢,這下倒讓人家張代表倒賠上一塊多,姜姨心里就很不得勁兒。
姚遠就安慰姜姨說:“那雙鞋在咱們這里沒有賣的,又那么漂亮,張代表媳婦不會覺得吃虧的。再說,咱們給她東西,也能證明咱們沒有忘記他們的恩情,這就夠了。”
姜姨說:“不行,咱不能賺人家這個便宜,這不成投機倒把了?”到了兒還是拿了一塊多錢去還了人家。
這個時代的人們,就是這么樸實,姚遠對姜姨也沒什么辦法。
最讓他感動的,卻是張代表這種作風。如果這種作風保持下來,國家的強大,的確是可以蹺足而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