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姚遠必須先弄明白小慧準備怎么干,風險有多大?如果小慧的辦法風險太大,他就當真打算放棄了,他不能讓小慧為了他,去冒這么大的風險。
這是個巨大的風險,不光姚遠知道,連翠霞姊妹也知道。因為她們剛來的時候,不知犯過多少錯誤,才學會按照姚遠教的程序,一步步地去工作,去檢查自己的工作。
她們只有兩個人,由抗抗和小慧人盯人地看著,還會出錯,直到一年以后,才逐漸適應。
而且,那時候面對的客戶,都是礦機本廠的職工,即便錯了,賠個禮,道個歉,改過來就是了。
現在,買賣做到城里了,姚遠要創品牌,是絕對不允許有一點錯誤的。
小慧將來要面對的,不是翠霞姊妹這樣一兩個人的裁縫鋪,而是是一個小型作坊,至少得十幾個人。
現在面對的客戶,也不再是可以講情說理的本廠職工,而是真正的城里人,是絕對不允許出一點差錯的,這是姚遠的要求。
農村里,沒有幾個人會用縫紉機,工人全是生瓜蛋子,得從頭一點點培養。
就是這么個情況,小慧要把服裝廠從無到有辦起來,還要出合格的品牌時裝,能行嗎?
當姚遠把這些困難都擺出來,用詢問的目光看著小慧的時候,小慧卻笑的挺輕松。
“放心吧,姚大哥。”她似乎顯得胸有成竹,“只要拿到錢,買回設備去,一個月的時間,我就給你送合格的服裝過來。”
姚遠說過,以他現有的儲備和加工能力,專賣店頂多可以撐一個月。
在城里開裁縫鋪的計劃,忽然變成了做服裝專賣店,這也正是姚遠頭腦一熱,為自己制造的,措手不及的后果。
他原先都是有計劃有步驟,有板有眼的,這下就有點亂套了。
姚遠不能只相信小慧說行,他希望小慧把她打算怎么干告訴他,他們來一起分析,到底行還是不行?
有的時候,人才是天生的。就像那位空調界的女強人,當初誰會想到,一個連營銷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會創造銷售界至今都傳為佳話的奇跡?
小慧的辦法,連姚遠都感到吃驚。她打算把服裝加工分解開來,讓那些從沒摸過縫紉機的村里女人們術有專攻。
把人分成幾個組,讓手巧,最優秀的去干上衣袖、領子、衣兜這些難度較大的工作,一般工作就交給手上活路一般的人來做。
這樣,每個人從事的工作都是專一的,復雜的工作就會變的簡單,很容易教會。而且,檢驗加工質量也可以分成步驟來做,更不容易出錯。
同時,在招人上,要層層過濾,層層過關。
第一關,就是在家里會做衣裳的。這個農村女人大多都會手工縫衣裳,對衣裳結構有一定了解。
第二關,從過第一關的里面,選擇最年青的。年青人接受新知識快,好教。
第三關,首先學會用縫紉機的。
第四關,考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過了這四關,才可以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