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企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去找公家的大廠,求他們給干活。
可是,那時候大廠都有公家的計劃,車間也是每天按照計劃來生產。突然插進其他活來,計劃就給打亂了。
在大多數人還沒有經濟頭腦的時代,車間從主任到調度都很煩這些事情。
你磨個軸啊,六百!其實就是不想給你干。
鄉企當然就直咧嘴了。娘哎,我這個東西才值六十塊錢,你一下要俺六百!
往往能相互接受的買賣,就這樣砸了。
而美美的小件車間,有姚遠這個事后諸葛亮在暗中出主意,就成功避免了打亂已有計劃。
美美把車間的設備都提前做了規劃,進行了合理整合。公家計劃有專門的設備去干,富余的設備,則專門用來干計劃外產品。
這樣,車間其實是有兩套系統在運作,互不干涉。
其他車間磨那個軸要六百,美美這里可能只要六塊錢。
同樣,分別屬于兩套生產系統的職工們,因為干的活不一樣,可能會產生收入差。
這個,事后諸葛亮姚遠當然會知道。他當分廠廠長的時候,早就有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是原樣拿出來,抄給美美就可以了。
小件車間能成批量接計劃外產品,與有姚遠的成熟方案,有很大關系。
可是,大多數鄉企都讓礦機嚇人的價格給嚇怕了,并不知道還有個小件車間和姜美美,這就需要有人來進行宣傳和溝通了。
畢竟,私下里接計劃外產品,上級到底允許不允許,連張代表也說不清楚,也不敢去上邊問。
這是牽扯到政治走向的問題。你去問,就證明你想這么干。萬一你這個想法正好和上面擰著,你等于是送了反動的證據給上邊。
那么,你這個領導,恐怕就干不成了。
任何一個成熟的領導,都不會做這種傻事。頂多就是不問,偷偷在下邊試點。
將來成功了,上邊支持,我就擴大成果。萬一上邊風向不對,我立馬剎車,也不算犯錯誤。
所以,有張代表在,美美這里,就算一個試點。
現在,張代表看到了美美這里的效益,想著擴大這個試點了。姚遠卻找到他,把一系列因擴大試點而會出現的后果,都和他說了一遍。
美美當然不會被腐蝕,她有姐姐姐夫支持著,不操心錢。其他人可沒有這樣財大氣粗的姐姐姐夫。
張代表和姚遠一直保持來往,傾聽他的意見,是知道這人有本事的,也知道美美的成績,有一半應該是因為背后有姚遠。
他很重視姚遠說的話。可是,如何形成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呢?姚遠的好些法子是不能用的,這等于是改變了工廠的管理和資產結構,這是要負嚴重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