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姚遠立刻就回答她,“先說活。礦機現在為什么沒活干?
攤子太大,管理成本太高。周圍這么多小私企,礦機過去干的那些礦山機械,技術含量太低,作業方式簡單,小企業都可以干。而小企業成本低。
所以,那天劉建的話對,如果還干這些東西,成本這么高,人家兩毛錢干出來了,你得賣二百,不會有人要。
當然,這話有些夸張,可事實就是這樣。小企業可以接受的價格,到礦機這里就得賠著錢干。
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礦機為什么偏偏要去和小企業競爭,為什么不發揮自己大企業干大事的優勢,去干小企業根本干不了的大活呢?”
姜美美反駁他說:“你以為他們不想干啊?工人素質下降,設備老化,加工水平下降,一盤散沙,又沒有資金支持,怎么干?你以為黃仲煥愿意搞分廠制呢,他不也沒辦法嗎?分成小單位,大家把成本降下來,沒準還能活下去。都擠到一堆,什么也干不成,死的更快。就這個難點,你拿出個辦法來我看看!”
姚遠就搖搖頭說:“這只是表面現象。實行分廠制,各分廠各自為政,從銷售到技術、質量、財會、生產指揮調度等等,甚至是一些普遍機械加工需要的工序,都得重復設立。這樣下來,生產和管理資源多次重復設置,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更高。而且,從此失去了做大產品的能力,這才是飲鴆止渴,造成礦機最終越走路越窄的根本原因。”
美美就又問:“可是,綁在一起就能做成大事了?做大事得有錢,錢呢,從哪里來?”
姚遠說:“這就是我說的第三個問題,資金。這幾天我也找了礦機不少的干部談話。他們也有這個觀點,認為像這樣龐大的企業,沒有國家投資,小錢根本轉不動。只有國家肯投資,有錢了,才能做大事。
我不同意這個看法。這么臃腫無效率的管理機構,這么多重復設立的生產工序,這么低的效率,就算公家給你投錢,也是一塊錢能干成的事得投十塊錢。這種賠本的買賣,國家不投錢就對了。”
說到這里,他沉默一下,給姜美美一個思考的時間。
然后就問她:“美美,如過現在我們參與進來,由你來重組礦機的生產程序和管理機構。你思考一下,可不可以從礦機這一大堆破磚爛瓦里,重新組合出一個可以干大事的生產系統來?”
美美說:“礦機大部分設備雖然老舊,自動化程度不高,可是設備使用率低,而且比起鄉鎮企業來,設備保養好,精度沒有太大問題。加上工人技術操做技能,和農民工不是一個檔次。這樣分析下來,組織一支精干的工人隊伍,做小企業沒法做的大型設備生產,應該沒有問題。”
但接著她就說:“可是,把所有好的東西,從那堆破磚爛瓦里挑揀出來,至少還要剩下一多半沒用的設備和人員,這些你怎么辦?他們不能創造效益,可天天要吃喝用度,你從哪兒弄錢養活他們?我們挑揀出來的設備和人員,就算立刻就能生產盈利,這些盈利,恐怕還不夠你養活那些閑置設備和人員的,最后綜合起來,仍舊要賠錢,仍舊要虧損。”
姚遠就咧著嘴笑了:“你只要有信心,把咱們要干的東西干出來,剩下的我來干。我爹當年能帶著大家赤手空拳打出礦機這么大一片天下,我一樣能帶著這些人挺過來,保證不要你支援一分錢!”
美美依舊愁眉不展:“你不要忘了,姚大爺當初是有國家在后面做后盾,要啥有啥。你現在,可是真的什么都沒有,真的是一窮二白!還有,就算組織起一批能生產大型機械的隊伍,初期投資,購買原材料,這些都要投入,還是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