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美美這邊,一直不亂,亂就亂在那些被淘汰的,無事可做的閑散人員了。
姚遠把這些亂都集中到一處,待美美那邊開始有序了,他就把這些人員和美美那邊隔離開,美美就不亂,可以安心生產。
在這一點上,連美美都佩服姚遠的能力。他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這簡直就是一個謎!
思路一點都不受干擾,待一切就緒,他突然就抽走了所有產生混亂的因素,迅速還原一個安靜有序的生產環境。離開姚遠,相信其他人誰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美美就又學了一招,把混亂因素往一個點上集中,然后集中解決。
美美是光看見狗吃肉,沒看見狗挨打呀。她哪里知道,她那里不亂了,可以安心生產了,亂都在姚遠這邊呢。這時候,姚遠讓這些人給鬧的,吃飯都不香了,覺都睡不著了。
一千多淘汰下來的工人,兩千多辦公室人員,加起來就是三千多口子人,還有一大堆爛設備,破廠房,怎么辦?最起碼,這些人得發工資,得吃飯啊!姚遠上哪兒弄錢給他們發工資吃飯啊!
接手第一個月,為穩定大家情緒,姚遠是給工人發了工資的。無論干部職工,大家都一樣,每人一百塊錢,這就接近六十萬!
他已經答應集團公司那邊,不動用那邊的資金,總不能出爾反爾吧?
集團公司幾年來的結余,是用來準備給美美這邊投資生產大型機械的,也不能動。
上哪兒去弄這五十幾萬?姚遠只好厚著臉皮,去找朋友借了。還算不錯,南方代理劉總,這位不打不相識的哥們兒,一個人就給他了一百萬。
這就叫患難見真情啊,把個姚遠給感激的,不要不要的。
剩下的幾個關系單位,加盟店又給他湊了一百來萬。這前后就是二百萬。
在大家都不看好他收購礦機,甚至是擔心他因此折進去的時候,還有人肯這么幫他,他也就知足了。
那時代的二百萬,在當時也屬于巨款了。可對一個萬人大廠來說,也就夠發倆月工資的。倆月以后,還是做吃山空,那就不行了。
第二個月,美美那邊開始投產,他也就不管了,他們可以動用集團公司的結余了。他這邊的三千多人,他還是每人給一百塊當工資。
第一個月,大家對這樣發工資就有意見。我們出力氣多的,和那些偷懶耍滑的辦公室人員拿一樣的錢,我們不是吃虧了嗎?
那些辦公室人員也不滿意。我們怎么說也是有文化的文職干部,怎么能和工人一個待遇呢?
那些原來的干部更不干。我們是有職務工資的,對這個工廠的貢獻,起碼比他們一般人員大吧?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怎么能和他們平等呢?
姚遠這個氣,特么沒有你們這個“貢獻”,礦機還到不了這一步呢!還拿礦機過去那一套對付老子,老子還不吃這一套呢!
現在,礦機是老子自己的,能給你們發工資就不錯了!老子要是不管,你們特么連這一百塊也沒有!
這就是國企養成的毛病。大家只知道向工廠索取,從來沒想過,他們為工廠做了什么?你們不創造效益,只一味埋怨工廠不好,干部不行。可是,換你們當干部,工廠就可以好了嗎?恐怕會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