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也知道,這位姚總用人,只看本事,生活作風問題一般不管。他手底下那幫高管,有小三的多了去了。
于是,他立馬轉變態度,積極配合。而且,他還給姚遠提了一個更好的建議。
他原先領導的機修分廠,就是負責給整個礦機大修設備的。分廠里各種維修設備的機床,導軌磨床,導軌表面高頻淬火設備,高精度外圓磨床,等等的這些大修機床設備,十分齊全。而且,他手底下的工人精通機床維修技術。
他告訴姚遠說:“不說設備,就我手下那些工人,手里的維修機床技術,全市都沒有敢說比我們強的,要不我也不能出去給他們找那么多活干。
我給姚總你提個建議,先不要解散大修分廠。不但不要解散,還應該增加人手。”
姚遠就看著他不說話,等著他的下文。
看姚遠有興趣,他就繼續說下去:“現在,咱們整個礦機的維修,都是各分廠自己成立機修組,自己維修。
不是我瞧不起其他分廠那些維修工的維修水平,是他們沒有像我們這樣齊全的維修設備,維修也不專業,就知道機床壞了換個配件啥的。有時候為了換配件,拆裝設備反而因為不專業,把其他地方給弄壞了。
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不同的機床,有不同的班組負責,整天拆裝同一類型的設備,工人更熟悉設備的構造原理,判斷故障也快,工作起來效率要比其他分廠那些不專業的維修工強的多。
所以,我建議姚總,把全廠的設備維修工作都交給大修分廠來做,裁撤掉各單位自己的維修機構,這樣,設備不容易損壞,增加了使用率不說,還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
另外,仍舊允許大修分廠和過去一樣,對外營業。這樣,不但提高了分廠設備的利用率,還可以再增加不少人手,解決一部分職工的工作問題。”
姚遠聽著不由點頭。這個董云腦子的確好使,如果心術正了,是塊可以培養的材料。
大修分廠是礦機后來增加的車間,并不在主廠區。生產車間在主廠區東面的圍墻外面,靠近礦機醫院的方向。由于不在主廠區以里,它的設備又專業化較強,生產大型機械用不上,整個生產車間就沒動,設備也還在里面。
思考一陣,姚遠說:“你這個建議我接受了。不過,不能再走分廠制度了。單位財務獨立了,容易滋長歪風邪氣。要恢復過去的車間制度,成立大修車間,只管生產。業務這一塊,要交給我將要成立的銷售部,統一管理。你也不能再去那里工作了,還是要來生產部,擔任副經理。你可以推薦一個接替你大修分廠這一攤的人選出來,交大修車間的工人們討論。通過了,任正職。通不過,工人自己選車間主任,你推薦的人給他當副手。”
生產部副經理職務要比車間主任高,按照美美制衣的考核機制,基礎工資就高了不少,董云也沒有意見。
當下,他推薦了自己過去的副手當車間主任。姚遠就把這個副手拿出來,讓原來大修分廠的工人們討論,結果還就是通不過。
原來礦機的干部,給職工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很難再讓職工相信他們了。
在姚遠的努力下,那個副手還是做了副職,職工們推舉了過去車床維修工段刮研組的班長,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工人,當了車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