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招聘上來的人,實行大廈集團一樣的制度,三個月試用期,不行立馬走人。
這樣,光杜鵑就得需要十好幾間辦公室,來容納她這些科室,再把辦公室設在鑄鋼分廠的地盤上,就不行了。
姚遠就把家搬到礦機原來的老辦公樓里去了。光杜鵑自己的部門,就占了一層樓。
杜鵑忙了仨月,才算把所有部門都給理順了。然后的時候,她才恍然發現,姚遠這是不讓她跟著干助理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可是,她的部門等于是姚遠這邊小半個天下,天天事情一大堆,她那兒還有心思考慮自己心里那點小九九啊?明知上了姚遠的當,也沒工夫和他計較了。
姚遠這邊也沒閑著。礦機過去之所以不能創造效益,內部管理混亂、腐化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形成現代化的管理機制,不能很好地和市場對接。
和市場對接的標志是什么?就是要有自己完善的營銷體制。市場經濟至下,生產和銷售是一樣重要的。有時候,甚至是銷售要比生產還重要。你能生產出再好的產品,銷售不出去,有個屁用?
所以,姚遠要親自負責組建營銷部門。
營銷部門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只向外推銷自己的產品就完了。得針對市場來調整自己的產品,去做到真正符合客戶的需求。
換句話說,不是你決定生產什么,客戶就必須使用什么。而是客戶需要什么,你針對客戶需求,去生產什么。是市場需求決定你的產品,不是你決定市場上有什么產品。
礦機過去的干部們,連這點最起碼的觀念都弄不明白,根本就沒法談和市場對接的問題。
一個完整的營銷系統,首先就得有調研部門,充分了解市場,做好市場地圖,調研所有需要的客戶資料,建立完整的檔案情報系統。
其次,才是業務拓展部門。根據調研部門獲取的情報,有針對性地向客戶推銷自己,成功的幾率才會大一些。
然后,廣告策劃部門,公關部門,售后服務部門,要一一完善,才是一個完整的營銷體系。
當然了,短時間內,姚遠不可能建立這么完善的體系,他只能招聘一些頭腦機靈的,善于言辭應變的,把他們組織起來,先按著他的意思來,把營銷體系內用的著的本事,都想辦法讓他們學會,用著什么就得會什么才行。
礦機生產體系內的其他人才不缺,就是缺乏營銷人才。因為礦機原來的整個體系,可以說都屬于生產功能,根本就沒有營銷功能,自然也就沒有營銷人才,他得自己培養啊。這就是最難的活了。
杜鵑的活看著麻煩,難。可是,她可以在礦機職工當中找到許多幫手,她只坐鎮指揮就行了。
姚遠這方面就不行了,一張白紙,無人可用,得他自己從頭來。
但不管怎么說,比他當初創立抗抗服裝公司的時候,已經好多了。
那時候,他連招個跟著他干的人都很困難。現在人多的只發愁用不了。而且,生產他不用操心,后勤這一塊有杜娟,他也不用管,只一心把營銷體系建立起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