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年齡限制,剩下的就是出題考試了。
當然了,普通的營銷人員,不能像當初姚遠考劉建那樣,出過于深奧的心理測試題目。
一個是文化知識考試,得確保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知識,對文字和自然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第二個就是機械加工知識考試,得多少的懂些,別出門就讓人家給問糊涂了。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臨時的應變能力了,這個需要面試。
姚遠把面試放在最后,把其他考試成績合格了的職工集中起來,挨個和他們談話。
他這邊還沒有人力資源方面的專業人才,所有的事情,就都得他自己親自做了。也得虧在上一世他在礦機干的多,懂得多,還有自己的實踐和發明。換個別人,還真玩不轉礦機這種老舊企業。
談話也主要是啦家常。說些廠里的事情,甚至還能問問對方家里的情況。主要就是看對方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對一個銷售人員至關重要。
最后,姚遠還要有意無意地說些瞧不起對方的,難聽的話。這是要考察對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心胸狹窄的人,也不適合做營銷工作。
待這些關口都過了,他才出最后一道考試題:如果要你去一個單位找負責人推銷產品,門衛攔住你不讓進,要你先說明找誰,打電話聯系你要找的人才準進去。在這種情況下,你用什么辦法進去?
這是當年姚遠的時代,做銷售經常碰到的問題。
當然了,一個合格的銷售人員,會直接以談業務的名義就進去了。就算不以這種名義進去,也會編各種謊話,想盡各種辦法騙過門衛進去。但對今天這些從來沒有做過銷售工作的職工來說,這問題就有不少難度了。
大多數人,就被這個問題給攔在了姚遠的營銷部門外。
但也有比較激靈的。
有人說,可以趁這個單位早上開大門上班的時候,走在他們單位職工中間混進去。
這樣回答,就算過了。
還有人說,可以打聽有沒有在里面上班的朋友,有的話可以借找他的理由進去。
這樣的回答,也過了.
還有人更是別出心裁。非得走大門啊,我爬墻進去行不行?
這樣也算過了。
總之,回答的五花八門,但只要回答多少靠點譜,姚遠就都算他們過了。
對這些工人,要求不能太高了,不然他連人都湊不齊。
不過也有多少靠譜的,回答靠正當談業務的手段進去。這樣的人,就算是進入角色了,有做業務員的自信。姚遠就多留意一下,準備將來著重觀察,說不定能從里面發現可用的人才。